龙颈凹三号大桥开工报告_图文

龙颈凹三号大桥开工报告_图文

ID:44343772

大小:548.65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9-10-21

龙颈凹三号大桥开工报告_图文_第1页
龙颈凹三号大桥开工报告_图文_第2页
龙颈凹三号大桥开工报告_图文_第3页
龙颈凹三号大桥开工报告_图文_第4页
龙颈凹三号大桥开工报告_图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龙颈凹三号大桥开工报告_图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础及下部构造施工技术方案(K61+185.5龙颈凹三号大桥)第一章编制说明及工程概况一、编制说明1、编制范围本施工组织计划方案的编制范围为:江华分水岭至口芒营S355省道第三合同段龙颈凹三号大桥(K61+185.5)基础、下部构造、上部构造、桥面、附属工程及为完成以上工程所包含的临时设施工程。2、编制依据(1)业主颁发的《江华分水岭至白芒营S355省道工程施工招投标文件》、《设计图纸》;(2)参考资料《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F81

2、-01-2004《公路工程施工工艺标准》FHEC《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其它有效的国家、湖南省的规范、标准、规章二、工程概况1、工程位置及走向龙颈凹三号大桥(K61+185.5)起点桩号为K61+003.46,终点桩号为K61+363.54,桥跨布置为14*25米预应力碗预制T梁,桥长360.08米,交角90度,桥墩采用矩形墩、柱式墩及桩基础,桥台采用柱式台及桩基础。2、主要构造基本参数龙颈凹三号大桥(K61+185.5)基本参数表

3、墩台号桩径(cm)桩长(cm)柱径(cm)柱咼(cm)0150210011603100216039003180260016024704180240016027705180270016025506180300016020907180260016016408180300016094091602900101602200111603800121502600160x6003170131502600160x6003170141503100基础及下部构造=钻孔灌注桩36条,地糸梁6条,承台2个,立枉12条,非变截面矩形墩2个,中糸梁8条,帽梁及座板台15个。上部构适:桥梁总长360.08m,3联,4毬2

4、5m+5x25m+5x25m,预应力孫(后张)先简支后连续T梁,全桥T梁70片。3、地形、地貌、水文、气候(1)地形、地貌桥址区属中低山区腐蚀地貌,微地貌为低山间河谷,路线段山坡地段出露,植被较发育,主要为杉树及灌木。地表上覆角砾,局部夹碎石。场区S326省道通过,交通较便利。(2)地层岩性根据设计文件,桥位区地层按其时代及成因分类,在勘察深度范围内上覆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残(Q4dl)角砾;下伏基层为泥盆系中统跳马涧组(D2t)粉砂岩,±新至老分别为:①第四系全新统坡残(Q4dl):2-52角砾:朵色,稍密,稍湿,母岩成分为砂岩,粒径5-20mm,呈尖棱状,含量约为65%,少量细砂充填局

5、部含碎石。本次勘察揭露层厚0.5-6.8m,地表均有分布,层顶高程389.68-425.28。②泥盆系屮统跳马涧组(D2t)粉砂岩:8-12强风化粉砂岩(D2t):灰褐色,粉砂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岩芯破碎多呈块状。本岩层分布广泛,为场区下伏基岩,勘察揭露层厚19.2-22m埋深0.5-6.8m顶面高程389.68-425.28mo8-13中风化粉砂岩(D2t):深灰色,粉砂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质较坚硬,岩心因机械破碎呈块状。本层分布广泛,为场区下伏基岩,勘察时揭露深度8-19.5米,层顶高程376.52-405.78m。3、水文地质桥址区地表水主要为低洼

6、处积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及两侧山坡地下水补给。桥址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土层中的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第四系孔隙潜水分布于表层碎石土层屮,该类土层透水性较好,水量贫乏,地下水藏浅,主要接受大气降水下渗补给。基岩裂隙水分布在下伏强风化粉砂岩裂隙中,一般来说,该组岩透水性较弱,埋藏深,水量较贫乏,勘察期间未揭露该层地下水位。4、水和土的腐蚀性分析评价根据设计文件,桥址区位于湖南省南部,属于温润气候,场地坏境类型为II类。设计初勘时取水样一组,经室内水质分析腐蚀性评价为:场地内地表水与甘佳一大桥为同一水系,参照甘佳一大桥地表水水质分析结果,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

7、蚀性。5、地质构造项目区域构造行迹定形于加里东期构造作用,使地壳发生大面积间歇性掀斜式抬升,桥址区位于小号--新吁向斜北西翼,未见断裂构造通过。场区岩层产状,200°,<15度。6、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桥址区未见不良地质,无特殊岩土。7、桥址区处于地台稳定区,晚近期新构造活动迹象微弱少见,历史上无重大地震记录,地壳较稳定。桥址区无地震作用下可液化地层。第二章施工准备一、材料准备及标准试验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及进度,对用于工程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