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高效复合降解菌的研究

垃圾渗滤液高效复合降解菌的研究

ID:44343773

大小:183.3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1

垃圾渗滤液高效复合降解菌的研究_第1页
垃圾渗滤液高效复合降解菌的研究_第2页
垃圾渗滤液高效复合降解菌的研究_第3页
垃圾渗滤液高效复合降解菌的研究_第4页
垃圾渗滤液高效复合降解菌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垃圾渗滤液高效复合降解菌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垃圾渗滤液高效复合降解菌的研究吴旭辉李铁民张玲(辽宁大学环境科学系)摘要木课题以沈阳大莘填埋场垃圾渗滤液作为研究对彖,研究并构建渗滤液的高效复合降解菌株;并研究该复合菌对渗滤液的处理性能及高效处理的故佳工艺参数。木课题得到渗滤液的高效降解菌细菌10株、放线菌4株、焉菌10株,处理CODCr为2240mg/L的渗滤液,CODCr去除率可达73%,NH3-N去除率可达93%,具有高效性。关键词高效复合菌研究构建渗滤液降解性能一、刖吞随着我国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生活垃圾产量日益增加,垃圾渗滤液的产量也H益増大,由于处理不及时产牛了严重的二次污染,更重耍的是填埋场封场

2、后,仍会持续10〜30年产牛渗滤液⑴,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危害群众健康,所以必须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但由于其处理难度人,所以实现其经济冇效处理是垃圾填埋急需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沈阳市人莘垃圾填埋场属于“年轻”填埋场,可生化性较强,所以用牛物法处理为主效果会比较好,也有利于废物的资源化。本课题根据垃圾渗滤液的特性,以沈阳大莘填埋场垃圾渗滤液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并构建渗滤液的高效复合降解菌株;并研究该复合菌对渗滤液的处理性能及高效处理的最佳工艺参数。二、实验部分(一)菌种分纯在渗滤液富集地带采集土壤及渗滤液样品,混合从H本购进的专门处理牛活垃圾的EM菌剂,分别投入生理盐水

3、中制成菌悬液,用稀释平板法进行分离。分离培养时细菌用牛肉膏蛋白腺培养基,37°C培养1〜2天;放线菌用高氏一号培养基,28°C培养3〜5天;霉菌用查氏培养基,28°C培养3〜4天⑵。在平板上分离得到的菌株中选择较大、健壮、饱满的菌落,采用平板划线法继续纯化,直到在线条较疏处出现单个菌落。(二)菌种初筛由于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中含有人量的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等有机物质,这些是造成垃圾渗滤液COD增高的主要原因,为了有效降低渗滤液COD,木实验从分纯所得菌中以能够高效降解蛋白质、淀粉、纤维素、油脂的细菌、放线菌、霉菌菌株为H标菌株,利川菌的生理生化特性对分纯所得菌株进行初筛;同时为了冇效降

4、低渗滤液NH3-H含量,本实验根据NHs-H的转化原理筛选能够高效进行硝化、亚硝化、反硝化、氨化的细菌(由于资料表明反硝化菌、亚硝化菌和产氨菌均为细菌,所以这里只对细菌进行筛选实验)。筛选时分别川淀粉水解培养基、明胶培养基、油脂水解培养基、赫氏(Dubos)纤维菌皐础培养基、硝化、亚硝化、反俏化、氨化培养MC3]o(三)菌种驯化本实验采用不断提高渗滤液浓度的方式來驯化初筛所得优势菌群,以捉高对高浓度渗滤液的耐受能力和降解性能。具体操作是将初筛所得菌株按细菌90%、放线菌6%和蛊菌4%的比例混合加入到装有CODcr为3016mI/L渗滤液的锥型瓶中,25°C摇床培养4天(李捍东),再将

5、所得培养液接入到CODCr为7500ml/L的渗滤液同样培养4天,之后以此类推,分别将所得培养液依次接入到CODCr为11500、17200、21500mg/L的渗滤液摇床培养,观察每次所得培养液中各种菌的菌落牛长情况。(四)菌种复筛用CODc为2240mg/L>NH3-H为492.8mg/L的渗滤液原液作为菌种复筛选的培养基,以处理24小吋后渗滤液CODc和NH3-H的去除率为指标,对驯化所得的高效降解菌进行菌种复筛。(五)菌种效果检测将以上研究所得的高效复合降解菌分别接入100ml生理盐水中,摇匀,将制成的菌悬液川721分光光度计测其吸光度值,以此反推各菌悬液的浓度。投放到渗滤液

6、时按照细菌90%、放线菌6%、霉菌4%的比例投放。将各菌株悬液按比例混合,按每瓶1X10*个的量分装于混有新鲜渗滤液的锥形瓶(500ml)中,每瓶共计200ml混合样液,于25°C,转速为190rpm摇床处理。实验选定CODCr和NHg-H作为水体污染的监测指标,以CODCr和NH3-H的去除率反应处理效果,同时也对渗滤液色度和臭味的变化进行观察,以表现复合菌的脱色除臭效果。所要处理的新鲜渗滤液取自沈阳人莘垃圾填埋场集液池,时间为2004年6月,具体水质情况见表lo表16月份渗滤液原液水质情况(单位:mg/L)PHCODc:NFL-H渗滤液外观气味6.862240492.8有黑色块状

7、物、黑黄色、浑浊气味浓.恶臭(六)水质监测方法CODcr的测定——重珞酸钾法(GB11914-89):NH3-H测定——水质凯氏氮法(GB11891—89);pH值的测定——酸度计。三、结果与讨论(一)菌种分离结果分纯共得到繁殖能力、降解能力、适应能力都较好的菌株细菌27株、放线菌38株、零菌16株。(二)菌种初筛结果将分纯所得菌株经过大量生理生化实验初筛得到:可高效降解淀粉的细菌有10株,放线菌10株,霉菌4株;蛋口质降解菌屮细菌有9株,放线菌7株,霰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