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模拟试题6

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模拟试题6

ID:44351548

大小:189.7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21

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模拟试题6_第1页
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模拟试题6_第2页
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模拟试题6_第3页
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模拟试题6_第4页
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模拟试题6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模拟试题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模拟试题例题1:小说只是小说,文学只是文学,既不当误认作一部历史,亦不当误认作一篇科学的论文。对于文艺,除掉以外,不妨作一种研究:但这种研究,不当为历史的或科学的,只是趣味的研究。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欣赏B.口味C.鉴赏D.评论中公解析:本题答案为C。通过分析句子结构,可知空缺处为“研究”为并列关系,因此应填一个动词,根据原则二,“口味”为名词,可首先排除。“评论”一般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上,与文意不符,排除D项。“欣赏”、“鉴赏”的适川对象有区别,“鉴赏”的对象多为文化艺术品、文物等,与句中的“文

2、艺”相对应,当选。例题2:思想史研究在很长时间里血,变得相当狭窄和•单一,近来这种状况有一些变化的,其实,学科界限的打破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的思想史研究不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痕迹刻舟求剑B.苗头南辕北辙C.迹彖画地为牢D.呼声闭门造车中公解析:句中说的是学科界限的打破是一种必然趋势,因而思、想史的研究不应再局限于原来狭窄和单一的学科领域,而应着眼于更广阔的视野。画地为牢:比喻只许在指定范围内活动。指定范围在此处指的是学科界限,较其他三项更符合句意,木题答案为C。知识链接:刻舟求剑:比喻拘泥、不变通,不懂得根据实际情

3、况处理问题。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1=1的完全相反。闭门造午:比喻不管客观情况如何,只凭主观愿望办事。例题3:人类一直就不知道什么是最好的生活,即使万一•猜到了,也肯定不知道如何去实现最好的生活,即使碰巧猜到了什么是实现最好生活的条件,也一定做不成,这是一个难以置信的爭实,但确实如此,根本上说,这是因为,人类的好事需要普遍合作,而人性的缺陷总是使任何普遍合作成为泡影。这段文字要农达的主要意思是:A.实现最好的生活是人类追求的丨

4、标B.只有普遍合作才能实现人类的美好生活C.人性的缺陷使人类无法达到最好的生活D.人性具有反合作的缺陷中公解析:文

5、段是一个层层递推的结构,由人类一直不知道什么是最好的牛活,到即使猜到了也不知道怎么去实现,再到即使知道怎么实现也做不到,最后点明原因:人类的好事需要普遍合作,而人性的缺陷使得人类无法做到这一点。综合分析,即人类的缺陷使人类无法实现最好的生活。本题答案为C。例题4:抢劫罪:是指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上述定义,卜列行为属于抢劫罪的是:A.甲在路上放了很多铁钉,乙骑自行车路过,车胎被扎破,甲趁乙下车杳看时,迅速将乙车筐里的包拿走B.甲伙同乙在夜间闯入丙家中,用猎枪胁迫丙拿出现金和银行卡C.甲见乙手

6、上拿着手机,上前将乙的手一碰,乙的手机掉在地上,甲迅速拿起手机逃走D.甲对乙怀恨在心,趁大黑时将乙打昏后逃跑,厉來甲返回发现乙还未醒來,乂将乙的手表拿走中公解析:抢刼罪的定义要点是“强行”。A、C、D三项小甲均没有强迫被害者,不符合定义要点,排除。B项甲乙二人在胁迫丙的情况下,占有丙的现金和银行卡,符合定义要点。故答案选B。例题5:将一个表而积为36平方米的止方体等分成两个长方体,再将这两个长方体拼成-个大长方体,则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是:A.24平方米B.30平方米C.36平方米D.42平方米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D。正方体每个面的面积为36

7、-6=6平方米。将正方体平分以后,表而积增加6X2二12平方米;拼成大长方体片,表而积减少2X(6F2)=6平方米,因此人长方体的表面积为36+12-6=42平方米。快速突破:在切割和拼接过稈中,体积不变。根据体积一定,越趋近于球,表血积越小,可知大长方体的表面积大于36平方米,只有D项符合。例题6:某计算机厂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生产一批计算机,如果每犬生产140台,可以提询3天完成;如果每天生产120台,就要再生产3天才能完成,问规定完成的时间是多少天?A.30B.33C.36D.39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D。牛产的计算机总量不变,每天牛产1

8、20台比每天牛产140台多用6天,故每天生产140台需要120X64-(140-120)=36夭,故规定时间为36+3二39天。木题也町用方程法求解。例题7:①人才团:指在一个较小空间和时间段内人才以相同或相似的风格、方法、表达方式及共同的追求方向和目标为纽带结成的人才群体。②人才链:指有血缘关系或师徒关系的两代或两代以上的人才以技艺、知识为纽带而询后相承的现象。③潜人才:指已具备从事某种创造性劳动的能力,有可能为社会作出较大贡献,但由于缺乏某种外部条件和机会,还未被发现、还未得到社会承认的人才。(1)长征途中,红二师四团为抢渡乌江而架设

9、的浮桥数次被激流冲走,是战士和群众发明了“河底坠石稳固桥而”的方法,确保了架桥成功。(2)三国时代,为了完成统一大业,魏、蜀、吴都I•分注意网罗人才,就蜀国而言,名相诸葛亮自不消说,就是关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