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心区路边停车规划的模糊综合评价

城市中心区路边停车规划的模糊综合评价

ID:44353450

大小:7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1

城市中心区路边停车规划的模糊综合评价_第1页
城市中心区路边停车规划的模糊综合评价_第2页
城市中心区路边停车规划的模糊综合评价_第3页
资源描述:

《城市中心区路边停车规划的模糊综合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中M&跆边停车规刻的様糊探合评价邹庆,常玉林(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摘要:针对城市中心区停车设施不足和普遍存在的珞边停车需求,提出进行路边停车规划。介绍路边停丰规划对交通流和停车者的影响,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定董考察问题的多方面因素,使路边停车规划的评价条理清晰.结果简单,易于得出结论°关键词:城市中心区;路边停车;模糊综合评价;停车规划停车问题是影响城市交通发展和衡量某-•城市交通状况的重要因素°在交通拥挤和停车需求高的城市中心区,发挥路边停车的优点作为路外停车场的必要补充.在整个城市停车场规划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规

2、划过程一方面涉及到对动态交通流的影响,另一方面与停车者的行为特性等相关。要对城市停车场项目进行规划及评价,就必须建立详细可行的规划和评价体系。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评价。1城市中心路边停车概述城市中心区是一个城市中集中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形态,承担经济运作和管理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公共建筑和第三产业的集中地,一般包括城市的主要商业中心、文化中心、行政中心、信息中心等。城市中心区最显著的区域是市政中心(CivilCenter)和中心商务区CBD(CenterBusinessDistrict),而城市中心区的功能是以CBD的功能为主导作用的。由于长时期的城市土地无偿

3、使用等原因,我国的城市中心区功能混杂,环境质量差,交通拥挤,市民公共活动场所较少,绿化空间缺乏。城市中心区的用地结构往往表现为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占的比重校大,绿化用地、商业金融用地和交通用地比重过小二近年来,停车问题成为目前城市规划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題,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区。我国城市中心区由于种种原因对停车场的规划总是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且路外停车的发展空间受城市中心区规划成型的限制。城市中心区的路边停车主要是以购物、公务和接送客为主的短时停车,据调查,停车时间小于0.5h的车辆占到总量的50%左右,且停放总量的时间分布呈现持续的高峰,说明路边停车存在着大量的短时停车需求。如果

4、这部分停车需求在路边不给予满足,一方面必然会导致违章停车,另一方面是必须绕行到路外停乍场,停放过程中车辆绕行又给动态交通增加了负荷,给停车者造成时间的损失和效益损失,降低工作效率。路边停车场作为城市停车设施形式之一,具有设置灵活、投资低廉、使用方便等优点,在城市中心区内寻找一些一定时期内有剩余能力的道路开辟停车场,既能满足动态交通的使用要求,又能配合路外停车建设,推动停车结构的健康发展,是有效的解决城市停车难的好方法。2路边停车规划的几个方面2.1珞边停车对动态交通的影响因素在路边停车对动态交通的影响因素中,道路条件和交通条件是所关注的两个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可以用交通障碍率以及交通

5、流量与通行能力的比值(u/c)来衡量。(1)交通障碍率交通障碍率,即被路边停车占用的路宽与整个路宽长度的比值国外一般都有明确的控制指标可供参考。美国和日本规定交通障碍率一般不得超过35%。在国内,对深圳、南京、天津等地路边停车的调研情况分析发现,一些设置路边停车的特殊路段,交通障碍率超过35%的也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所以,该指标还应结合城市的具体情况而定。(2)交通流量/通行能力(u/c)道路通行能力受到道路、交通及管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在设置路边停车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路段可能通行能力的影响,只要保证路段交通流量与设置路边停车后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的比值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就可以考

6、虑设置路边停车。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应该采用15min的高峰流,扩展到高峰小时流最。原因是,如果设置以路边停车场不恰当引起的交通拥挤,只要发生几分钟,由于阻塞流量的动态特性;就需要花很多时间来消耗延误的交通流。其中的仿,即一条道路的实际通行能力的计算可以采用下面的计算公式:C厂CM2X式中G——-条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根抿《城市道路设肱范》中的规定;匕——考虑交叉口的影响系数;P,——车行道宽度对通行能力影响的修正系数;——车道系数之和°伙箕结果要满足《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规定的条件,即次千路"C后WO.85、支路"务WO.90,作为该路段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符合该道

7、路原设计要求的评价(C后指的是设置路边停车后的通行能力)。2.2停生后的步行距离步行距离是反映停车者在使用停车设施时的一个行为特性指标,也常用停车后的步行时间来代替。对于彼调查者而言,停车后到达目的地的步行时间相比之下是一个更加明确的概念。一•般的,中心区的停车后步行距离有以下的特点:(1)停车者的步行距离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大而增大。50万~100万人口的小城市平均步行距离为100m左右,人口100万以上的大城市平均步行距离为200m左右。(2)停车者在中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