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4分析文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4分析文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ID:44357355

大小:29.5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1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4分析文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_第1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4分析文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_第2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4分析文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_第3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4分析文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_第4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4分析文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4分析文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题:(3)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1.审题。显然,题干是要求分析文本特征,但是,并不是要我们谈“共性”,而是要谈“个性”——针对“这一个”文本来谈。谈什么呢?题干又有提示:一是这个文本具有学术性质,二是自传。2.思索答题的方向。首先,他的生平经历中有学术经历,这个学术经历——传记学术观形成的过程是本文的侧重点。进一步追索,他为什么对传记产生兴趣呢?与家国情怀有关,有其一段心路历程。这样,我们就可看出其生平与学术的交融。另外,由于是自传,语言就有亲切、真实等特点。3.梳理思路,分条作实

2、用类文本阅读•传记分析文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人物传记的文本特征,已经谈过。下面我们略谈一下人物传记主要的表现手法。1.人物之间的对比烘托。司马迁的《史记》在塑造人物时,大量地运用衬托这一艺术手法并且灵活多变:或让人物两相对照,相互衬托;或虚实结合,以实托虚;或以宾衬主,对人物进行侧面烘托;或引用歌诗,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或大衬托下包含多层小衬托。2.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传记作为写人的艺术,为了渲染人物个性,离不开记叙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现人物个性的细节。不写事件,无法表现人物;不写细节,无法使人物生动起来

3、。除此之外,传记还常用到首尾照应、正侧结合、卒章显志、托物言志、虚实相间、情景相融等手法。[答题示例][2015・全国新课标卷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朱东润自传1896年我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失业店员的家庭,早年生活艰苦,所受的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波折。21岁我到梧州担任广西第二中学的外语教师,23岁调任南通师范学校教师。1929年4月间,我到武汉大学担任外语讲师,从此我就成为大学教师。那时武汉大学的文学院长是闻一多教授,他看到中文系的教师实在太复杂,总想来一些变动。用近年的说法,这叫作掺沙子。我

4、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大约是1939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四库全书总目》有传记类,指出《晏子春秋》为传之祖,《孔子三朝记》为记之祖,这是三百年前的看法,现在用不上了。有人说《史记》《汉书》为传记之祖,这个也用不上。《史》《汉》有互见法,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常常需要通读

5、全书多卷,才能得其大略。可是在传记文学里,一个传主只有一本书,必须在这本书里把对他的评价全部交代。是不是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这一类的作品对于近代传记文学的写作有什么帮助呢?也不尽然。古代文人的这类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这些作品,毕竟不是传记文学。除了史家和文人的作品以外,是不是还有值得提出的呢?有的,这便是所谓别传。别传的名称,可能不是作者的自称而是后人答。参考答案:①偏重学术经历,主要写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②写生平与写学术二者交融,呈现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

6、。③行文平易自然,穿插使用口语,就像和老朋友闲谈一样。认为有别于正史,因此称为“别传”。有些简单一些,也可称为传叙。这类作品写得都很生动,没有那些阿谀奉承之辞,而且是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呢?当然可以,而且有此必要。但是不能没有一个抉择。罗马时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但是他的时代和我们相去太远,而且他的那部大作,所着重的是相互比较而很少对于传主的刻画,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大略而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分析。英国的《约翰逊博士传》是传记文学中的不朽名作,

7、英国人把它推重到极高的地位。这部书的细致是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位,但是的确也难免有些琐碎。而且由于约翰逊并不处于当时的政治中心,其人也并不能代表英国的一般人物,所以这部作品不是我们必须模仿的范本。是不是我国已经翻译过来的《维多利亚女王传》可以作为范本呢?应当说是可以,由于作者着墨无多,处处显得“颊上三毫”的风神。可是中国文人相传的做法,正是走的一样的道路,所以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这部作品,总还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国内外的作品读过一些,也读过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是不是对于传记文学就算有些认

8、识呢?不算,在自己没有动手创作之前,就不能算是认识。这时是1940年左右,中国正在艰苦抗战,我只身独处,住在四川乐山的郊区,每周得进城到学校上课,生活也很艰苦。家乡已经陷落了,妻室儿女,一家八口,正在死亡线上挣扎。我决心把研读的各种传记作为范本,自己也写出一本来。我写谁呢?我考虑了好久,最后决定写明代的张居正。第一,因为他能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国家拯救岀来,为垂亡的明王朝延长了七十年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