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才发:北京明十三陵文化景观探讨

宋才发:北京明十三陵文化景观探讨

ID:44357537

大小:26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1

宋才发:北京明十三陵文化景观探讨_第1页
宋才发:北京明十三陵文化景观探讨_第2页
宋才发:北京明十三陵文化景观探讨_第3页
宋才发:北京明十三陵文化景观探讨_第4页
宋才发:北京明十三陵文化景观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宋才发:北京明十三陵文化景观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宋才发:北京明十三陵文化景观探讨北京明十三陵文化景观探讨宋才发*(屮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北京100081)北京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个皇帝陵寝的总称,是我国历代帝王陵寝建筑中乃至壯界上保存最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古墓葬群。明I•三陵坐落在距北京城区50公里、距八达岭长城44公里的昌平区天寿山南麓、温榆河上游,位于东经116°-117°,北纬40°,陵区的东、西、北三而坏山,中间为盆地。明十三陵的建造从明永和七年(公元1409年)开始到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历时200多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十三陵占•地总面积达80平方公里,陵区保护面积约120平方公里①。陵区四面群山

2、环抱,北面天寿山主峰,“三峰并峙,回出诸山”,屮峰是陵区的最高峰海拔760米。东面莽山盘其左,西面虎山踞其右,南面的龙山、虎山,像卫丄一样守护著陵区的门户。环山之内是洪水冲击形成的盆地,山壑中的水流在平原中部交汇后曲折东去。这止是中国风水学说所极力赞扬和推崇的“前有朱雀,示有玄武,左有青龙,右有白虎”,“四势完美”,“山川人聚”的帝王吉壤②。整个陵区周围原來建有围墙,设有人小宫门2幄和10个关口,各关口都设宜敌楼。13个皇帝的陵寝为每一座陵墓倚着一座山峰,除了面积大小、建筑繁简有界外,其建筑风格、整体布局基木相同,均为前方后I员I,明楼、殿阁隐现于苍松翠柏Z中。自然环境优雅、陵復建筑规模

3、宏大、体系完整的明十三陵,是屮国古代帝陵建筑中的典型范例,成为明朝二百余年历史中我国建筑艺术的杰作和陵寝规划与建造的最高代表。明朝创建于公元1368年,灭亡于1644年,统治时间长达277年,共传位16代皇帝。其中,开国皇诣太祖朱元璋因称帝南京,死后葬丁南京城外的钟山脚下(即“明孝陵”);笫二帝惠帝朱允坟(太祖之孙,年号“建文”)由于叔侄皇权之争,在“靖难之役”中,因宫中起火而卜-落不明,没有建陵慕;第七帝代宗朱祁锂(英宗之弟,年号“景泰”),因“土木之变”而即皇帝位,示由于英宗“夺门之变”遇害被废为王,起初以王礼葬在金山(今北京西郊),成化年间恢复帝号,始将坟制扩建成“景泰皇帝陵”。明

4、十三陵依次营建的先后顺序排列为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徳陵、思陵,陵内共埋葬有13个皇帝、23位皇后、1位皇贵妃以及殉葬宫妃数十人③。十三陵各陵(思陵除外),都设有监、园、卫等机构(“监”即神宫监;“园”是供种植祭陵用瓜果蔬菜的园丁住的地方;“卫”是守卫陵寝的军队驻防地)。在十三个陵寝屮,建筑最为雄伟的是长陵,结构最精美的是定陵,规模最小的是思陵。长陵为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Z陵慕,其地面建筑広伟壮丽,大殿屮以整材楠木为柱,颇为罕见;定陵的地宫中有大批珍贵的出土文物,现已被辟为地宫博物馆。长陵、定陵、昭陵三陵和神道是目前正式对外开放的4个主要景点,

5、下面分别作论述。十三陵之首“长陵”是明朝第三个皇帝明成祖朱棣(公元1360—1420年)的陵园。朱M乍者简介宋才发(1953-),中央民族人学民族博物馆馆长,原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院长、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①《中国文化遗产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文化遗产年鉴2006》,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79页。②《中国世界遗产年鉴》编魏委员会编:《中国世界遗产年鉴2004》,屮华书局2004年版,笫195页。③《中国世界遗产年鉴》编纂委员会编:《中国世界遗产年鉴2004》,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95页。棣在朝政上颇多建树,如迁都北京、编撰《永乐大典》、派遣太监郑和远下西洋等。明永乐五年(公元

6、1407年),朱棣的皇后徐氏去世。朱棣命礼部、工部及术士风鉴先生等人,在北京郊区寻找“吉壤”。先后曾指定潭柘寺、燕家台、屠家营等处,朱棣均不满意。后來江西术丄竣工。明代历朝(除永陵、徳陵3陵;西思陵3陵。陵四平面宝城(乂称“宝顶”)(风水先生)廖均卿说昌平北有“吉壤”(名“黃土山”)可做万年寿域,山前有龙、虎二山,形成一个小平原。朱棣视察后很满意,决定在此建造皇陵,改“黄土山”为“天寿山”。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正式动工建长陵,到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景泰淸外)皇帝陆续在此建陵。长陵位居整个陵区止中,东侧是景陵、侧是献陵、庆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6陵;四南有定陵、昭陵、呈长

7、方形,各陵小轴线上依次为陵门、碑亭、棱思门、棱恩殿、明楼、等。长陵宝城直径340米,周长1公里余,上有垛口形似砖砌城堡。内为高人的封土,以下即地宫所在。长陵坐落在天寿山中峰Z下,是十三陵中修建最早、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座陵墓,堪称占•建瑰宝。长陵埋葬的是明代第三帝朱棣(年号“永乐”,庙号“成祖”)和皐后徐氏。长陵陵墓冇三进院落:笫一进院落从陵门到恩门,陵门内东西侧原冇神厨、神库各5间。东南角有碑亭一廉(无碑文),建于嘉靖十五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