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成品上下盖配合模具之应用_机械仪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

塑胶成品上下盖配合模具之应用_机械仪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

ID:44357582

大小:168.0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1

塑胶成品上下盖配合模具之应用_机械仪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_第1页
塑胶成品上下盖配合模具之应用_机械仪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_第2页
塑胶成品上下盖配合模具之应用_机械仪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_第3页
资源描述:

《塑胶成品上下盖配合模具之应用_机械仪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塑胶成品上下盖配合模具之应用运用CAD/CAM系统制作塑胶模具加工程式,是目前相当普遍的方式。但许多人在入门使用时,常会遭遇许多的问题「点」,若能够问到具经验之应用工师,即可解决其困境,否则想自己解决问题,可能将花费相当多的时间,且徒劳无功。坊间有关CAD/CAM运用於模具制作之相关书籍如凤毛麟Q,对於国内模具业技术层面的提升相当不利。因此惟有多界技术交流之方式,才能相互成长,在此笔者提出一些相关心得供作参考。笔者的主题在塑胶模具来说,是一种很普遍会遇到的状况,其断面剖示图如图1所示,在日常生活所使用的物品如,香皂食、电话听筒、B.B.CALL....等,都可见到这种上、下(或左、

2、右)两盖相配合的成品,兹就其拆模与加工方式分成上、下盖两部分说明如下:图1图2:下盖拆模示意图图3:下盖母模下盖其模具拆法示意图如图2。包含母模、公模板与公模仁巻部分。一般的作法,为了建图方便,大部分是先以成品外观尺寸来建构CAD之model,完成以後做加入缩水率之缩放。再依据模具是左、右或上、下翻方法合模而对丫轴或入轴做180度之翻转成图3之母模形状。加工时,依照一般加工模穴方式进行加工,若分模面形状非一般之平面,可先不考虑模穴部分,先将分模面加工完成後,再进行模穴之加工。进行模穴加工部分时,先以等高加工方式做模穴之粗铳加工,可以指定下刀点(须先钻好下刀点),或以斜向进刀方式进行

3、,之後再以投影或其他加工方式做中、细加工。若使用投影式加工时,可将分模面之曲面提高约0.1mm,以避免因刀具或加工机械之误差造成模具分模面刀痕。公模板部分如图4所示,加工较为单纯,先以Pocket方式铳出仁穴,并做底部之精修,使用profile方式做仁穴變面之精修及铳出与上盖配合之部分A即完成。加工公模仁部分如图5所示,可不须另建公模尺寸之CADmodel,直接以原先建好之母模尺寸model以负肉厚倣品厚度)补正方式,加工得出公模之尺寸。其操作方式如下,先以profile方式(或线切割)做出公模仁外形尺寸,再以等高方式做成品部分之粗铳加工,最後以投影或沿面等方式,做中、细加工。图4

4、:下盖公模板图5:下盖公模仁图6:上盖拆模示意图全部加工完成之後,将公模仁入於公模板完成公模。下盖属於篌具成品加工部分即完成。模具拆法示意图如图6所示,包含母模、公模两部分。CADmodel建构方式•■如下盖方式,并同样做加缩水率及]80度翻转动作,得到母模加工之model°其不同之处在於上、下盖建构model时之基准不同,先将缺处补齐如图7所示。加工母篌时,如同下主之燥作方式。加工公篌时要注意的是,?若以母模尺寸之model做负肉厚(成品厚度)补正加工方式时,须将与下盖配合之部分及P.L.面之曲面往上、往外补正肉厚之量如图8所示,以免造成与下盖配合之部分及P.L.面过切肉厚之量。

5、使用球刀加工完成公模形状尺寸之後,苒以profile方式做A及B两高度之清玄动作,即完成上盖属於模具成品加工部分。以上所述之作法是视此成品为等肉厚时之做法。若有•不等肉厚之处,须针对这些部分调整model曲面,方可作负肉厚补正加工。此外,因文章所述内容着重於成品之模具拆法与加工,电极部分不另作叙述。最後,若分模而为非单纯之平面时,下盖之仁穴与模仁外形轮廓尺寸有可能会产生如图9所示之情形出现。盖因model之曲面补正方式是以曲面normal式进行补正,外形尺寸落在P的位置。加工外形轮廓时,若以成品上视图往内补正肉厚之量,将会落在P之位置。以球刀做曲面负肉厚补正加工出来的外形轮廓与以p

6、rofile加工岀来的外形轮廓有T(l/cos&)之差距,造成模仁侧慶过切现象,若&角度很大时,将使成品出现毛边,这是要注意的地方。文中所列作法,对於已经使用相当熟练的工程师来说,可能觉得并无稀奇之处'只希望对有心使用CAD/CAM系统从事模具加工程式制作的初学有所帮助。并期望藉此发挥抛砖引玉作用5共同分享心得。本文作者:徐仁雄先生任职亚洲国际公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