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形象之——景物

诗歌形象之——景物

ID:44364419

大小:601.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0-21

诗歌形象之——景物_第1页
诗歌形象之——景物_第2页
诗歌形象之——景物_第3页
诗歌形象之——景物_第4页
诗歌形象之——景物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歌形象之——景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歌形象之——景物(意象)专题高考复习专题考纲说明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观点态度。学习目标1.通过例题,结合以前的知识储备能说出答景物形象题的要点。2.训练巩固,通过组内合作能学习迁移,会解此类题。3.通过训练能归纳概括答此类题的方法。情意+物象=意象立象以尽意意象:指蕴含着主观情感的客观景物或事物。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诗人赋予了这些事物某种特定的、较为稳定的内涵。分析古代诗歌可以从这些事物的特有内涵入手。典型例题一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描

2、写景物有什么特点?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用四个字概括本诗的意境特点。典例分析月、乌、霜、江枫渔火、夜半钟声、客船第一步:找景物关键词:愁第二步:分析景物特点月、霜—冷,乌啼、钟声—静,江枫渔火—昏暗第三步:分析意境孤寂、清冷由意境分析情感客船—羁旅之人,思乡,孤独,寂寞凄清之情。典型例题二琅玡溪[宋]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注]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玡溪在滁州琅玡山。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围绕溪水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

3、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营造了一个轻松明快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琅玡山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鉴赏方法归纳总结:由浅入深三步法训练巩固合作探究请结合导学案上练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读探究课堂展示(2008山东)画堂春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上阕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做简要分析。江上董颖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注]董颖:南宋诗人,一生穷困潦倒,漂泊异乡。摩挲:用手抚摸。诗的前两句写景寄情,选取意象“一双鸥”有何妙处

4、?课堂展示南歌子贺铸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注]扶头酒:醇厚浓烈易醉人之酒。词的上片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意境?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课堂展示小组讨论归纳慨括1.找出诗中的景物(意象)。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再现画面时既要忠于原诗,又要力求语言优美。3.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4.分析表达诗人的情感,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切记空洞,要回答具体。答题的步骤:分析意象时要注意的两点一、意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在具体的诗篇中,诗人往往借助一系列的意象来构成

5、一幅和谐的生活图景,只有整体把握才能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偏颇。如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分析意象时要注意的两点二、由于诗人的情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表达风格不同,再加上意象自身的多义性,鉴赏诗歌时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要仔细分辨、掌握分寸。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南宋]吴文英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读诗的功用不仅在消愁遣闷,它在于使人到处都可以觉到人生世相新鲜有趣,到处可以吸收维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诗是培养文学趣味的最好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们不

6、但对于其他种种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绝不会觉到人生是一件干枯的东西。——朱光潜《读诗与趣味的培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