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板抽堵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盲板抽堵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ID:443651

大小:3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08-02

盲板抽堵作业安全管理规定_第1页
盲板抽堵作业安全管理规定_第2页
盲板抽堵作业安全管理规定_第3页
资源描述:

《盲板抽堵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盲板抽堵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一、盲板抽堵作业在设备抢修或检修过程中,设备、管道内存有物料(气、液、固态)及一定温度、压力情况时的盲板抽堵,或设备、管道内物料经吹扫、置换、清洗后的盲板抽堵。二、盲板要求盲板及垫片应符合以下要求:1.盲板应按管道内介质的性质、压力、温度选用适合的材料。高压盲板应按设计规范设计、制造并经超声波探伤合格。2.盲板的直径应依据管道法兰密封面直径制作,厚度应经强度计算。3.一般盲板应有一或两个手柄,便于辨识、抽堵,8字盲板可不设手柄。4.应按管道内介质性质、压力、温度选用合适的材料做盲板垫片。三、盲板抽堵作业安全要求1.盲板抽堵作

2、业实施作业证管理,作业前应办理《盲板抽堵作业安全许可证》(以下简称《作业证》,见附件5)。2.盲板抽堵作业人员应经过安全教育和专门的安全培训,并经考核合格。3.作业所属区域责任单位应预先绘制盲板位置图,对盲板进行统一编号,并设专人负责。盲板抽堵作业单位应按图作业。4.作业人员应对现场作业环境进行有害因素辨识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5.盲板抽堵作业应设专人监护,监护人不得离开作业现场。6.在作业复杂、危险性大的场所进行盲板抽堵作业,应制定应急预案。7.在有毒介质的管道、设备上进行盲板抽堵作业时,系统压力应降到尽可能低的程度,作业人员应穿戴适合的防护用品

3、。8.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盲板抽堵作业时,作业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鞋;距作业地点30m内不得有动火作业;工作照明应使用防爆灯具;作业时应使用防爆工具,禁止用铁器敲打管线、法兰等。9.在强腐蚀性介质的管道、设备上进行抽堵盲板作业时,作业人员应采取防止酸碱灼伤的措施。10.在介质温度较高、可能对作业人员造成烫伤的情况下,作业人员应采取防烫措施。11.高处盲板抽堵作业应遵守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12.不得在同一管道上同时进行两处及两处以上的盲板抽堵作业。13.抽堵盲板时,应按盲板位置图及盲板编号,由作业所属区域责任单位设专人统一指挥作业,逐

4、一确认并做好记录。14.每个盲板应设标牌进行标识,标牌编号应与盲板位置图上的盲板编号一致。15.作业结束,由盲板抽堵作业单位、作业所属区域责任单位专人共同确认。四、职责要求1.作业所属区域责任单位安全员(1)应了解管道、设备内介质特性及走向,制定、落实盲板抽堵安全措施,安排监护人,向作业单位负责人或作业人员交代作业安全注意事项。(2)生产系统如有紧急或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停止盲板抽堵作业。(3)作业完成后,应组织检查盲板抽堵情况。2.监护人(1)负责盲板抽堵作业现场的监护与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作业人员停止作业,并及时联系有关人员采取措施。(

5、2)应坚守岗位,不得脱岗;在盲板抽堵作业期间,不得兼做其它工作。(3)当发现盲板抽堵作业人违章作业时应立即制止。(4)作业完成后,要会同作业人员检查、清理现场,确认无误后方可离开现场。3.作业单位负责人(1)了解作业内容及现场情况,确认作业安全措施,向作业人员交代作业任务和安全注意事项。(2)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后,方可安排人员进行盲板抽堵作业。4.作业人(1)作业前应了解作业的内容、地点、时间、要求,熟知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2)要逐项确认相关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3)若发现不具备安全条件时不得进行盲板抽堵作业。(4)作业完成后,会同

6、作业所属区域责任单位负责人检查盲板抽堵情况,确认无误后方可离开作业现场。 5.作业所属区域责任单位负责人(1)审查《作业证》的办理是否符合要求。,,,(2)督促检查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五、《盲板抽堵作业安全证》的管理1.由盲板所属区域单位安全员负责办理《作业证》及其他有关手续。2.首先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制定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其他安全要求,并落实到位(在《作业证》上由落实人签字确认)。3.根据《作业证》上的要求,盲板抽堵作业单位安全负责人、盲板抽堵作业单位负责人签字后,由作业所属区域责任单位安全员和负责人最终审

7、批。4.《作业证》办理完毕,现场各项控制措施落实到位后,再进行作业前安全检查(由电气人员、当班值班长、监护人员、作业人员检查),完毕后方可进行作业。5.《作业证》一式三联,有效期限为一个作业周期。盲板抽堵作业人、监护人、作业所属区域责任单位各持一联。6.《作业证》由盲板所属区域责任单位至少保留3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