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ID:44368782

大小:7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21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山大附中2017—2018学年高二第二学期3月诊断历史试题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2分)1.据考古资料显示,河北石家庄市庄村赵国遗址考古中出土大量农具,其中铁农具占全部农具的65%,在辽宇抚顺莲花堡燕国遗址出土的铁农具,也占全部农具的85%以上,这说明A.我国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已经成熟B.铁农具已在农业产生中占主导地位C.东北地区耕作技术超过河北地区D.战国时期铁农具已在全国普遍使用2.有史学家认为,中国古代的统一经历了夏商两代邦联式统一、周代分封制统一(联邦式统一)和秦汉中央集权制统一三个阶段,周代的分封制统一至少是与秦帝国的中央集权制统一具有同等意义的。这主

2、要是因为分封制A.确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B.使周王处于天下共主地位C.政治上建立了君臣关系D.确立了周天子的宗主地位3.战国至秦汉,实行新的军功爵制。不仅爵级繁细,而且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进身之梯。这说明秦汉新爵制A.助长了自耕农阶层的分化B.有利于官僚政治秩序的巩固C.加强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D.加快了社会阶层的双向流动4.“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如帮助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屮书通事舍人,处理日常军务的制局小监,监替控制出镇州郡的藩王的典签,这类位卑权重的官职都掌握在寒门子弟手中。这反映出A.皇帝与贵族共治天下B.皇族与士族(门阀)共治天下C.皇帝与士大

3、夫共治天下D.皇权振兴以图独掌天下5.在屮国古代,“对皇帝的决定可以提出批评,这一条在某种程度上蕴含着言论自由的原则,每每令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人倍感兴趣”。这里所评述的制度A.有利于完善君主专制B.加强了中央集权C.使君臣关系趋于平等D.为官员升迁提供方便6.唐太宗认为,政之清浊,犹如江河,关键在其源头;他规定,皇帝的诏书必须通过中书门下审查并盖上红印,才可以下发。这反映了唐太宗A.认为限制皇权具有必要性B.重视唐代民主政治建设C.意识到顶层制度的建设事关全局D.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1.唐代太学招生限文武官员五品以上子孙、取事官五品的期亲,或三品的曾孙,以及勋官三品以上有封之子;宋代

4、太学招生可招庶民的俊异者。这一变化有助于A.皇权向社会基层扩展B.强化基层百姓的德行修养C.削弱地方官员的权力D.增强屮央政府的向心力2.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唐代中央政府的组织似较汉代进步了,但以地方政府论,则唐似不如汉……唐室之崩溃,也可以说即崩溃在此一制度上。”解决这一制度问题的措施有A.实行节度使制度B.创立三省六部制C.任命文官做知州D.分割宰相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权3.唐太宗命令高士廉等人修撰的《氏族志》,不再沿袭南北朝以来以山东士族为高门的惯例,而是以本朝的官品作为门第高低的根据,没有做本朝高官的士族,都将其门第品级降下来。这种做法A.利于扩大唐朝统治基础B.扭转了唐代

5、的等级观念C.提高了庶族的社会地位D.改变了官吏选拔的标准10・钱穆指出,起于元代的行省制度与中央集权不同,“近似于一种变相的封建,乃是一种分权统御制也”,“此种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屮央之隔阂;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借”。他认为行省制度在元代A.实际上是分封制的复辟B.改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C.削弱中央,加强地方权力D.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11.先秦许多名臣出身微贱,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魏晋吋期则愈加强调官吏的出身和门第。这反映了秦汉至魏晋时期A.宗法思想逐渐退出政坛

6、B.儒学被用于规范君臣关系C.阶层固化影响官僚政治D.天下大同替换为社会不公12.谱牒即家谱,是一种记录宗族谱系的书籍。魏晋“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家之婚姻,必有谱第”,谱学研究成为风尚。导致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魏晋吋期A.重建夏商周宗法制度B.九品中正制度的推行C.国家分裂割据的状况D.佛道传播冲击了儒学13.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哪一结果时间人口(人)人均土地(亩/人)雍正十二年(公元173侔)2735546232・54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1027500006.89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2080957963・56A.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B.精耕细作农业进

7、一步发展C.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D.铁犁牛耕在江南开始推广14.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15.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经济严重衰退B.土地政策调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