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人生智慧》序

《论语的人生智慧》序

ID:44377156

大小:1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1

《论语的人生智慧》序_第1页
《论语的人生智慧》序_第2页
《论语的人生智慧》序_第3页
《论语的人生智慧》序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语的人生智慧》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语的人生智慧》序言我和家治同志相识相知二十多年。他退休后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用三年多的时间精读《论语》,在报刊上发表五十三篇文章,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为他高兴。今《V仑语潮人生智慧》结集出版,家治同志邀我作序,故欣然命笔以示祝贺。《论语》一书记载着孔了及若干弟子的言语行事,是一部典籍文献。宋朝以来,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两千多年经久不衰。今天,学习《论语》的人很多,出版的相关书籍也不少。家治同志的《论语)的人生智慧》有自己的特点。概括起来,第一,学习遵循原著,钻进去,挖掘孔子思想内容。他从孔子“学而时习之”、“学而知之”、

2、“困而学知”中感悟到《论语》倡导的基本原则是"学”而不是“信”,孔子思想是人生实践之学,而不是宗教教义,学是孔子哲学、教育思想的重要范畴。他从孔子“好古敏以求之”、'‘入太庙每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屮感悟到孔子口觉向古人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他人学习,孔子的学习内容是丰富而充实的。他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中感悟到孔子一生一以贯之、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人生应少年立志而学,青年力争学业有成,活到老学到老,一生坚持不懈地学习。关于孔子的哲学思想,家治同志在“孔子论天命

3、”、“《论语》中的辩证思想”、“孔子论中庸”等文章中详细作了阐述,指出孔子天命观的矛盾性和多样性,着力把握积极的一面,正确认识孔子的认识论和辩证思想,弘扬孔子“和而不流”、“和为贵”的思想。关于孔子的伦理思想。家治在“孔子的仁学”、“孔子的修己之道”等多篇文章中感悟出自己的体会,孔子立“君子”之象,以尽“仁德”之意,孔子学说核心是仁者爱人,这就是“一以贯之”之道,孔子是仁学实践者的楷模。第二,思考联系实际,跳出来,思考问题。他从孔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中感悟出学而不思,虽温故而不能知新;思而不学,不温故难以知

4、新,孔子以思与学并重,学是基础,思是升华,日积月累才有认识的飞跃和思维的创新。他从孔子“再思”、“三思”、“九思”中深刻理解思为“心之官”、思为“理义”。只有“博学”、“默思”,反复琢磨,才有积极的思想成果。关于孔子的政治思想,他写了多篇文章,一次比一次深入,他感悟到“为政以德”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主张君主集权制,又反对个人独裁和大臣专政是孔子政治思想的特色,建立统一和谐社会是孔子的理想,但他“热心救世”的愿望是难以实现的。关于孔了的经济思想,家治同志在“孔子的富裕观”、“孔子一贯主张厚施而薄敛于民”等文章中,阐述了孔子主张均无贫,

5、和无寡,安无倾;先富后教的爱民富民思想。关于孔子的教育思想,他感悟到孔子从人性论出发,坚持有教无类的原则;以培养君子为目标,坚持举贤才的思想;以礼为基础,以仁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创造了以培养自觉性为中心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第三,创新取得思想成果。他结合个人阅历,潜心研究,用心感悟,力求新意,有独到的见解。家治同志注意从多层次、多角度挖掘《论语》资源,通过“孔子评弟子个性差异”等五篇文章,从弟子身上看孔子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成果,表现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从“孔了评点古人”、“孔了品评时人”两篇文章。看孔了的史学思想,用事实证明

6、孔子崇敬什么人,赞赏什么人;反对什么人,厌恶什么人,揭示孔子的政治主张。家治同志注重把握吋代特点,古为今用,立意创新。“孔子的生态观”、“孔子的和谐思想”、“孔子是我国最早的旅行家”、“孔子的价值观”、“孔了的美学思想”、“孔了的人学思想”都是推陈出新的好文章,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有借鉴意义。家治同志在写作方法上也注重创新,他在“孔子人生箴言”一文中,运用孔子一条三十八个字的语录,写出了四千字的文章,展示了孔子一生对人格理想的追求。在"弟了心目中的孔了”、“《论语》中的孔子光照千秋”等文章中,用弟

7、子耳闻目睹的材料和大量孔子的文化遗存,展示了两千多年前一个本色的孔子、真实的孔子。历史证明,孔子不愧为屮国古代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学习、思考、创新”是家治同志学习《论语》的做法和体会,我们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学习型社会,振兴吉林也需要在实践中学习、思考、创新。国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国学就是传统文化。国学情系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乂关系当代的改革开放,也关系中华民族未来的兴衰。长期以来,我国各民族相互交融,形成了中华民族仁爱包容的气质,自强不息的精神,勤劳勇敢的性格,爱国主义的情感,是中华民族凝聚之力、繁衍之泉,是屮国之魂。在新世

8、纪,弘扬屮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世界各民族进步文化,形成中华民族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任重道远。我们期待有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学习国学,多读一些书。积极思考一些问题,有能力成文成书,以利探讨交流。是为序。王儒林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