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7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文综历史试卷(一)

【河北省】2017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文综历史试卷(一)

ID:44377822

大小:89.0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1

【河北省】2017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文综历史试卷(一)_第1页
【河北省】2017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文综历史试卷(一)_第2页
【河北省】2017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文综历史试卷(一)_第3页
【河北省】2017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文综历史试卷(一)_第4页
【河北省】2017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文综历史试卷(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17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文综历史试卷(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河北省2017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文综历史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4.商代青铜器铭文比较简单。西周建立Z后,涌现出大批铸有长篇铭文的青铜器,宣扬文王、武王的善徳和天命,歌颂他们在军事上的胜利,记载诸侯对王室的贡献以及周王对英任命。这些记载的主要目的是()A.创造更为系统的文字体系B.区分贵族内部的不同等级C.树立周代贵族的统治权威D.弥补官方史书记载的不足25.下图为甘肃出土的犁地画像砖,此图可以用来说明()A.春秋北方农业的进步B.西汉中原农耕经济的繁荣C.东汉江南地区的开发D.魏晋河西走廊农耕的发展26.朱熹曾借用佛教“月印万川说

2、”来解释自己的观点:一个月亮高挂夜空,人间的江河湖泊中却可以看到无数的月亮,无数的月亮终归于一个月亮。朱熹想要解释的观点是()A.天理是万物的本原B.理先气后C.三纲五常即是天理D.格物致知27.明朝读卷官是科举考试屮殿试的阅卷官员,史料记载:“初,读卷用祭酒、修撰等官。”其后“非执政大臣不得与”。这一现象说明()A.科举考试程序严格B.统治者重视人才选拔C.考试舞聲风气盛行D.人才选拔公正且合理28.1839年,林则徐起草了一封给英国女王的信,开头原谅她对清帝国近年来禁烟举措不知情,然后劝告她在统治的领土上禁绝鸦片生产,并说:“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

3、,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明宣定例。”这件事表明当时()A.林则徐外交手段过于偏激B.“天朝上国”思想根深蒂固C.清政府腐败无能愚昧无知D.英国女王支持鸦片生产29.“经过三十年和平发展的自强运动,到1900年庚子国变前夕,大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6.8%,先辈们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多年才走完的路,这是一个令世人感叹、世界瞩FI的成就。”材料表明()A.自然经济解体加快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C.洋务运动成效明显D.近代经济结构变动巨大30.民国前期,有人曾与报人王新命谈论选女婿的标准,要求:“三十岁以下,又成名又成业者,且非军人。”王回

4、答说:“在科举已废的今天,三十岁以下能够成名成业的非军人,实不可多得。”这反映出()A.科举废除导致青年入仕无门B.战乱催生国人尚武精神形成C.时代进步推动婚姻观念剧变D.国家震荡致使社会权势转移24.右图反映的是台湾第一个返乡探亲团于1988年1月抵达北京时穿的衣服。这反映了当时()A.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被打破B.海峡两岸达成“一个中国”共识C.海峡两岸接受“一国两制”构想D.海峡两岸实现通邮、通航、通商25.著名古希腊史专家弗罗洛夫说,市于充当领袖的贵族的个人私欲必然使他们和人民群众Z间存在距离,而由此引起的两者间的冲突,往往以某一领袖人物的垮台而告

5、终。这反映了在雅典()A.不可能出现贵族专权的局面B.民主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C.平民有维护民主的意识D.不能存在居领导地位的权威26.17世纪以来,用马铃薯做的饭菜在欧洲的许多地区逐渐取代了由面包与粥构成的食系。导致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革命在全欧开展B.欧美建立直接商贸联系C.欧洲农业经济的发展D.欧洲民众生活水平改善27.历史上,一些著名的革命运动都有一些响亮的口号,这些口号经常表露了参与革命者所要追求的理想。下列对应正确的是()A.1688年的光荣革命:没有代表,不纳税B.1776年的美国革命:自由、平等、博爱C.1789年的法国革命:民主

6、、法治、和平D.1917年的俄国革命:和平、土地、面包35・1948年,大量“积极的”美国电影在大选的关键时刻涌入意大利,美国国务院鼓励派拉蒙公司重新发行《妮诺基卡》以在大选中帮助赢得反共选票;相反,华盛顿要求《愤怒的葡萄》暂缓在法国上映,以防止法国共产党利用影片中不利的一面。材料说明美国电影()A.基本主宰战后欧洲电影市场B.成为实施冷战的重要武器C.进军欧洲主要基于政治目的D.完全沦为政府的宣传工具二、非选择题(共52分)40.海权是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是国家主权概念的自然延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

7、纪初,马汉在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等一系列名著中,从海洋与国家兴衰的角度,率先提出并深刻阐明了“海权”这一概念及其深刻内涵。他认为,“海洋使其本身成为最重要和最惹人注目的是其可以充分利用的海上航线”。利用海洋的便利扩大海外贸易,寻求海外市场、输出商品、输入生产原料和进行殖民掠夺,国家才能走向繁荣富强。海权不仅“包括用武力控制海洋或其任何一部分的海上军事力量的发展,而且还包括一支军事舰队源于和赖以存在的平时贸易和海运的发展”。海权起源于商业贸易这一国家利益需求,确保商业贸易需要在海洋上拥有“制海权”来保护航运和占领殖民地,“而这样的支配力

8、量只能产生于海军”。——摘编自《拥抱海洋:屮国和平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