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矿年产120万吨新井通风设计课程设计

新三矿年产120万吨新井通风设计课程设计

ID:4437890

大小:1.80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7-12-01

新三矿年产120万吨新井通风设计课程设计_第1页
新三矿年产120万吨新井通风设计课程设计_第2页
新三矿年产120万吨新井通风设计课程设计_第3页
新三矿年产120万吨新井通风设计课程设计_第4页
新三矿年产120万吨新井通风设计课程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三矿年产120万吨新井通风设计课程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矿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小组成员:设计题目新三矿120万t/a新井通风设计班级指导教师成绩日期1目录1矿井设计概况11.1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11.2井田开拓11.3巷道布置与采煤方法22矿井通风系统拟定32.1通风系统拟定原则和要求32.2矿井通风方式的选择42.3矿井通风方案技术经济比较72.4矿井主要通风机工作方法83带区通风93.1带区进、回风上山的通风系统93.2回采工作面通风方式选择104掘进通风系统设计114.1掘进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114.2掘进通风方法选择1

2、14.3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计算134.5掘进通风技术管理和安全措施175矿井风量计算与分配185.1矿井总风量的计算185.2矿井风量分配215.3风速验算226矿井通风阻力计算236.1通风阻力的计算原则246.2通风容易时期和困难时期的确定246.3矿井通风阻力计算276.4矿井通风总阻力297矿井通风设备选型307.1矿井通风设备选型要求307.2矿井自然风压317.3通风机选择317.4电动机选择337.5矿井主要通风设备要求347.6通风附属装置及其安全技术358矿井通风费用概算368.1

3、吨煤通风电费368.2通风设备的折旧费和维修费378.3专用通风巷道的维护费388.4通风员工工资费用388.5吨煤通风成本389结论38参考文献3911矿井设计概况1.1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1)矿区概述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新三矿位于河北省邯郸市西南部,隶属邯郸市峰峰矿区管辖。矿井北以技术边界与泉头井田相邻;南至F26号断层与梧桐庄井田分界;西至技术边界与三矿井田相隔;东至F8号断层与九龙矿相望。井内的气象参数按表1所列的平均值选取。表1空气平均密度一览表季节地点进风井筒(kg/m3)出风井筒(kg/

4、m3)冬1.181.16夏1.251.202)井田地质特征井田南北平均长4.9km,东西平均宽3.7km,井田面积18.13km2。3)煤层特征本矿井可采煤层有2煤层,其煤层平均厚度为4.2m,具体参见图1综合地质柱状图。根据精查地质报告的瓦斯地质资料,新三矿瓦斯绝对涌出量32m3/min,相对涌出量10.82m3/t,因此,本煤层按高瓦斯煤层设计。据煤芯煤样爆炸性实验:煤尘爆炸指数9.74%,不具有爆炸危险性。据煤芯煤样测定结果,本煤层都没有自然发火倾向。煤层自燃等级属于不易自燃。1.2井田开拓1

5、)井田境界与储量矿井地质资源量:2#煤110.55(Mt),矿井工业储量108.34(Mt),矿井可采储量80.63(Mt),本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20万t/年。工业广场的尺寸为300m×400m的长方形,工业广场的煤柱量为335(万t)。2)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本矿井设计生产能力按年工作日330天计算,“三八”工作制,即二班生产,一班准备,每班净工作时间为8小时,净提升时间为16小时。本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为120万吨/年,矿井服务年限为51.69年。11图1综合地质柱状图3)井田开

6、拓工业场地的位置选择在主、副井井口附近,即井田中央。根据工业场地占地面积指标,确定地面工业场地的占地面积为12公顷,形状为矩形,长边平行于井田走向,长为400m,宽为300m。选用立井单水平开拓暗斜井延深,一水平划分为两个带区,二水平划分为四个带区。井底车场为梭式车场,井口标高为+166m。立井井口设在井田中央即井田储量中央,一水平布置三条主要运输岩石大巷,二水平采用暗斜井延深至-370m水平后,设置二条主要运输巷、一条回风巷,两条运输大巷均布置在煤层底板岩石中,回风大巷在煤层中沿煤层地板走向布置。

7、主副井井筒设在井田中央靠近煤层的上部。设主副井、风井各一个。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主、副井进风,回风井回风,通风机工作方式为抽出式。391.3巷道布置与采煤方法1)带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设计首采带区(一带区)位于井田北翼,大巷西部。开拓巷道布置三条大巷,三条大巷采用两进一回的通风方式。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分带运输斜巷出煤兼进风,与带区运输大巷、轨道大巷相连,分带回风斜巷运料兼回风,与带区回风大巷相连。上分带运输斜巷与下分带回风斜巷间距12m。三条大巷之间间距30m。两侧留设30m保护煤柱。首

8、采带区走向长度1600米,倾向平均2080米,煤层厚4.2m,倾角6~10°,属近水平煤层或缓斜煤层。由于煤层较厚,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法。根据《煤炭工业设计规范》规定:综采工作面长度一般不小于150m。但结合本矿井的实际情况,带区工作面的长度为175m可以满足产量的要求,又因设备技术先进,故确定带区工作面的长度为180m。各条带之间留设12m保护煤柱,采用双巷掘进的方法掘进回采巷道。根据新三矿煤层的赋存条件,适宜建设高产高效矿井,因此本设计采用一矿一面达产。开采首带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