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联艺术-艺术论文

浅谈对联艺术-艺术论文

ID:44384596

大小:4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对联艺术-艺术论文_第1页
浅谈对联艺术-艺术论文_第2页
浅谈对联艺术-艺术论文_第3页
浅谈对联艺术-艺术论文_第4页
浅谈对联艺术-艺术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对联艺术-艺术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对联艺术■艺术论文对联有“诗中之诗”之称,和“词”、“曲”一样,是诗歌的一种变体。在“诗意”这个内核上,对联和诗以及一切文学艺术样式都是相通的。好的对联,除了形式要素之外,必须具备一个本质的要素,那就是诗意。诗意,是对联艺术的灵魂。诗意是一-种美,是作品生动形象的意义状态和作用于读者的审美方式,是作者阅读的审美感受。古代诗论家或称之为“滋味”,或称之为“隐秀”,或称之为“妙悟”、“性灵”、“境界”……都说的是作品从有限的言语中表达的无穷的意味。《烟台当代楹联作品集》中的很多作品可以见证诗意:“琼岛来风,拂

2、醒三千松柏梦:瑶池落月,溅明十万海天星。”(周峙峰《题毓璜顶公园瑶池园》)松柏有梦,且是由琼岛之风拂醒的一一神奇;海里有星,且是叫瑶池落月溅明的一一美妙。“河边碧柳钓银鳞,烟含春色;檐下紫雏眠赤垒,梦枕泥香。”(王朝岗《春联》)两个特写镜头,给出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碧柳”、“紫燕”的细节描写,清丽婉和,分外传神。“俯啸群峦观远海;仰扪浩宇沐长风。”(张树路《登莱111》)“俯啸群峦”、“仰扪浩宇”,极夸登临之高;“观远海”,可知视野之阔;“沐长风”,足见形象之豪。“三亩菜园忧老圃;一山春色待诗人。”(耿怀《

3、自种菜园》老圃式的诗人,勤劳朴实;诗人式的老圃,浪漫多情;“忧”和“待”的意义空间极大,赏玩不尽。“卧听蕉雨门庭静;坐浴松风云梦闲。”(杨潜《题毓璜顶绿蕉馆》)人的行为融入自然景色之中,人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也就人化了。“梦宿谁家,酒醒时分愁是客;香飘何处,花开季节恨非春。”(解连德《未逢机缘》)有景、有情、有事,浸透着很复杂、很个性的“愁”,很微妙、很无奈的“恨”。好联是好诗。对联有了诗意,就获得了鲜活的灵魂。读下面这些联作,心湖会情不自禁地随作品诗意的波澜而荡漾。“极目天涯,潮去潮来烟海上;回眸L1J色

4、,云舒云卷画图中。”(李村人《登烟台毓璜顶》)前瞻是海,后顾有山,乐水乐L1J,亦智亦仁。“银湖一片净凡心,渺渺红尘,爱恨几多皆去也;龙顶四方吞浩气,茫茫碧落,神仙八百自悠哉。”(汪冬霖《题烟台银湖生态园》)美景净心,浩气脱俗,与古人“望峰息心”、“窥谷忘反”有异曲同工之妙。“藏书老画挂墙上;玉树黄花栽院中。”(臧子实《自题家室》)不动声色的白描中,包含着主人高雅的品质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天瀑飞歌携浪花惠客;岳松起舞捧明月酬宾。”(丛丽卿《咏景》)物会人情,人通物趣,真是天人合一。“湖畔亭台明月照;峰间古

5、寺白云飞。”(李应运《题太虚宫》)“湖畔”是俯看,“峰间”是仰观,前者自在,后者空灵。“柳前奇石三更月;松下古琴百道泉。”(李惠民《夜景》)心境宁静,情致悠扬。“竹风荷雨蝉无语;梅雪菊霜雁有声。”(张鲁家《书画联》)人格异俗,秉性独具。“雾弥谷底云无语:泉傍松荫水有情。”(唐功贺《题昆崙111》)同上一副联一样,无语胜有语,有动有静,朦胧生美。如同诗歌,对联的诗意是以意境这一审美形态呈现的。它让读者从中看到“象外之象”,听到“画外之音”,品到“味外之味”。《烟台当代楹联作品集》中的优秀作品,其“象”也悦目,其

6、“音”也悦耳,其“味”也甘之如饴。其中的意境,有的摇曳情趣的花朵,有的闪烁理趣的星光。情趣是作者基于自身生活经验的感受加以艺术创造的诗意美。作者往往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展现对事物独到的观察、新颖的感悟和微妙的传情。“玉蕊含春,花绽笑容谁媲美?眾柯生瑞,树萦福气我当真。”(贺宗仪《题莱山孔辛头玉翠亭》)且慢说鹤顶格分嵌“玉翠”之巧,移情于花,故意发问,借树作答,引人入胜。“梦绕两111飞秀色:魂牵一水荡清波。”(位仁田《情牵故乡瑶头山水》)梦因“山”而“飞秀色”、魂因“水”而“荡清波”,互文

7、与拟物的手法表现物我两忘的深厚感情。“家衽深山云恋舍;窗含皓月景怡神。”(邵希敏《书画联》)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主人的性格在诗与画中得以含蓄地表现。“心似松石静:字如云鹤闲。”(张峰《偶感》)“车如流水花如海;城是瑶林人是仙。”(李棋《城市新貌》)“车流一线灯流火;星梦三更人梦春。”(徐培波《题平安夜景》)这几副联作,也都写景抒情,“心”、“人”、“梦”,和“松石”“瑶林”、“星”等景物交融在一起,情借景生,景因情美。与以上的不同,下面这些联作,似乎是“纯”写景:“崇林摇朗月;流水惠清风。”(冯立汉《咏景》)

8、“春归花不落;风静月长明。”(陈风亭《书画联》)“四处苍松听天籁;一溪明月照峰峦。”(刘经昌《题昆崙山无染寺景区》)“松过清风林色萃;石流泉水古琴鸣。”(于松石《自撰嵌名联》)“浪卷金沙闲抛岸:帆行碧海渐入云。”(刘常忠《烟台金沙滩观海》)“苇帐为杯湖若酒;莲花若主鸟为宾。”(王成仁《题查干湖》)这些联作所写,看似“纯”景,其实“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语)。作者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更显情意幽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