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克服孩子的执拗心理

浅谈如何克服孩子的执拗心理

ID:44389339

大小:1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如何克服孩子的执拗心理_第1页
浅谈如何克服孩子的执拗心理_第2页
浅谈如何克服孩子的执拗心理_第3页
浅谈如何克服孩子的执拗心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克服孩子的执拗心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克服孩了的执拗心理北不咅区天府小学黄忠利摘要:通过列举儿童执拗心理的现象,分析儿童执拗心理产生的家庭、社会、及儿童自身的原因、害处,提出了积极的儿童自制力心理品质,及培养儿童自制力的若干措施。关键词:执拗心理、培养措施。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孩子,因为别人不按自己的要求做事就赌气、吵闹、耍横、甚至自杀的现象。如曾经有一个6的岁女孩,在家里受到父母和爷爷奶奶宠爱,几乎是到了要星星不给月亮的地步。有一天女孩让妈妈下班给买冰棍,妈妈这一天特别忙,没有顾得上买,回家后,女孩很不高兴,她悄悄地把老鼠药放在了妈妈的饭里,致使母亲中毒身亡。这是一个特殊例子,我

2、们发现有的学生在商店见到自己喜欢的玩具、书籍等等,就非要买不行,不管父母是否同意,不给买,就要闹个天翻地覆。又比如有的孩子明明知道上课要遵守课堂纪律,不能随便说话,但是,却不愿约束自己,依然与左右同学说个不停,不但自己无法听课,还影响了其他同学,这也是常见的现象。这种任性、固执、执拗是不良个性,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大敌。对这种心理概括起来,有如下表现:一是想要什么东西就一定要家长给买。二是想干什么就一定要干什么,不管要求是不是合理。三是在学校,一旦自己的要求不能满足,就情绪低落。由此,可以知道所谓执拗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非达到自己的要求不可,虽

3、然许多要求是不合理的,不能满足的,但是却不管不顾周围的环境,蛮不讲理,不达目的不罢休。当家长、老师感叹孩子的固执、执拗的时候是否认真思考这种不良意志品质的来源。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往往是婆婆爷爷、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围着孩子转。孩子是老人们的心肝宝贝,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家长生怕孩子饿着了,摔着了,又怕孩子哭,所以当幼儿需要某种东西时,或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放声大哭。这一招很管用,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时间一长,孩子自然而然地不按常理做事,当然就固执了。孩子执拗这一不良意志品质的形成还可能由于家长或老师的不良榜样,或者是不良的教育方式。只要孩子

4、一执拗,就顺着他;只要孩子一準执拗就暴力控制,他们讨厌暴力,越打越骂,越不听话。更可怕的是个别孩子会不满这种管理方式,一但有力气和大人抗衡,就会反抗,那后果不堪设想。执拗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有什么害处呢?第一、在家里执拗,为所欲为惯了,到学校里、社会上就行不通,会处处遇挫折,不顺利,甚至碰得头破血流。笫二、由于自己一意孤行,影响了与同学、老师的关系,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第三、由于不能约束自己,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往往造成不愉快的场面,影响自己的情绪,危害个人身心健康。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克服执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有毅力,有自制能力。一个人要取得成

5、功很重要的是能够战胜自己,只有达到这一点才能把握住自己的航船,驰向胜利的港湾。一个人能否战胜自己取决于他的自我控制能力,一个有自我控制能力的人行为表现如下:一是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抵制一些与自己要做的事不相干的干扰。二是能够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和与它密切相关的语言等,以完成自己要做的事。三是不在成功时骄傲自满,不在失败时灰心丧气。当然,自制力并非与生俱来,应该从小注意培养,对执拗更要努力克服。那么应该怎样克服执拗,加强自制力呢?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位置,在家里,可能是父母和家人的宠儿,受大家的呵护;而到了学校则只是学校里的一个普通学生,和每个同学都一样,没

6、有任何一点特殊。因此,不论是课堂纪律,还是课后活动,都要开始学会约束自己,克制自己。在学校、在班集体里要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把自己当成集体的一员,去维护集体的荣誉,去关心同学,不能时时只想着自己。其次、在培养自制能力的开始阶段,可能孩子还不会约束自己,那么老师和父母就要注意提醒和督促,慢慢地建立起良好的习惯,达到提高自制能力的效果。曾记得大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名言:"克制自己是随时随地要注意的,应当使这种行为变成一种习惯/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矫正孩子的执拗。作为家长,要为孩子规定合理的作息时间及生活方式,从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培养开始。先和孩子商量,共同

7、安排作息时间和玩耍时间。当孩子有时不能按作息时间学习时,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寻找原因,并且耐心劝导。比如,很多孩子放学回到家都想看动画片,同时又有作业要完成,这时孩了将面临学习与玩耍的矛盾选择。其实这时在孩子心里要抵制各种干扰,这需要自觉遵守、持之以恒,只有经过克服这一系列困难的基础上才能习惯成自然,孩子养成好习惯的过程也是磨炼意志的过程。一个具有坚韧、顽强意志品格的孩子,执拗这种不良意志品质就会消融,至少当他知道自己决定错误时不会固执己见。第三、家长和老师的榜样作用是不可忽视,什么样的家长有什么样的孩子。如果,家长本身就是个执拗的人,又怎能希望教育出宽

8、容、忍耐、克己的孩子。因此,家长和老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能给孩子消极影响,以免贻误孩子。家长和老师是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