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写作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写作

ID:44389938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写作_第1页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写作_第2页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写作_第3页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写作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写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打好半壁江山,莫要舍“本”求“模”——浅谈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写作甘肃省泾川县第二中学齐秀娟744300【摘要】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它甚至决定着语文教学工作的成败,制约着学生语文素养和水平的提升。就如何突破这一瓶颈,在教学工作中令每一位语文教师可谓尝尽百草,但总觉效果欠佳。笔者认为应该纠正舍近求远的做法,以教材中的课文为范本,引导学生在课文仿写中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关键词】引导课文仿写写作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如何将大多数学生感到头疼的写作学习变得轻松和容易是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考

2、虑和探索的首要问题之一。但是就笔者十多年屡次探索性教学实践中,总是感觉到要么力不从心,要么并非所愿,要么南辕北辙,尤其是随着近年来学生素质的改变,更让人感觉到语文教学工作者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惑。大多数学生拥有较高的智力和较为丰富的知识储备,但是却有着娇惯环境下所形成的懒于动手这一致命弱点。而这,给语文教学带来很大不便,一来学生对所讲授的知识点稍有知晓就不屑于接受,二来对于已经“理解”的知识课后懒于实践操作。面对这样的境况,就写作教学而言,如何去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积累写作知识,提高写作水平呢?笔者认为,教材中的课文是最好

3、的范本。那么具体而言,应当教导学生从哪些方面去着手学习以及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帮助学生获得这些能力呢?一、着眼“形式”,力求形似事实上,对于初学者来说,写作都是从仿写开始的,那些华丽的辞藻、丰富多样的题材和变化多端的体裁对于初次接触者来说,无疑是一头雾水,因而教导他们如何着眼“形式”,力求形似,在仿写中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一项不可逾越的基础性教学过程,也是帮助学生能够较快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1、引导学生掌握课文题目的命名技巧。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第一引力二是感情交流的第一接触点。中学语文课本中所收篇目的标题可谓

4、各呈异彩。或新颖别致,耐人寻味,如《失根的兰花》;或意境深远,含蓄隽永,如《奔落的雪原》;或生动形象,脉脉含情,如《爸爸的花落了》;或主旨突出,旗帜鲜明,如《为了追求更大的自由》;或言简意赅,高度概括,如《济南的冬天》;或托物言志,精炼传神,如《行道树》……对这些颇具特色的标题,在导入新课释题析题之时,教学者要注意从内容、范围、文体、语法,修辞等方面启发学生品味、比较。让学生明确题目与内容的关系,懂得精心命题的妙处,学会拟题的方法。这样篇篇渗透,天天“见面二耳濡目染,学生便掌握了命题技巧。2、帮助学生把握学习课文的布局

5、谋篇方法。尽管作文构思方法多样,但万不变离其宗,都可以从教材中借鉴。一是精彩的开篇。(1)开门见山式开篇(即开篇即点明要叙事件),如:朱自清《背影》中的“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2)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的描写式开篇。如鲁迅的《风筝》“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这样的开头,洋溢着浓郁的情感氛围,利于抒发情感;(3)议论抒情点题开篇,冯骥才的《珍珠鸟》“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一开篇,作者便用欣喜的语气道出了自

6、己的心声,并以此奠定了全文的轻松基调。二是一箭双雕的结尾。(1)自然收束式。比如《社戏》的结尾真的,从那时到现在我真的没有吃过那样的好豆——再也没有看过那样的好戏。‘'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留恋。(2)画龙点晴式。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记叙了“我"冒险攀登悬崖从而陷入困境,并在父亲指点下爬下悬崖摆脱困境的过程之后,运用简洁的语言把化解困难,从而克服困难这一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了。3、教导学生学会运用环境来表现主题。⑴用环境描写来表现主题的背景。如《最后一课》的开

7、头,写了一个孩子眼中那暖和、晴朗的天气,又更多地写了普鲁士士兵的操练等寓意坏消息的布告牌。以此表现出在侵略者的铁蹄之下即将上演悲壮的“最后一课二⑵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性格。如《风筝》中对北京肃杀的严冬的描写“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说合全文奠定了沉郁的感情基调。⑶用环境描写渲染人物活动的气氛。如《散步》,描写的是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二“树上的嫩芽二“田里的冬水也咕咕起了水泡二这段描写生动地透露出了一种充满生机的、生活气息,为常

8、见的散步提供了一个美妙的背景。⑷用环境描写暗示人物的心情如《社戏》中对“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还以为船慢'‘通过具有特色的景物描写突出了“我【急于看戏的迫切心情。⑸用环境描写来抒发人物的感情如《从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