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说明文专题复习总结

中考说明文专题复习总结

ID:44395696

大小:99.9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21

中考说明文专题复习总结_第1页
中考说明文专题复习总结_第2页
中考说明文专题复习总结_第3页
中考说明文专题复习总结_第4页
中考说明文专题复习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说明文专题复习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复习【知识概要】一、理清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是其中一种)一般用于介绍人物的生平、记录科学家研究历程、说明事情的发生及发展或讲解制作步骤等。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前后左右、上下高低、东西南北中、从里到外、远近、从整体到局部等为顺序,一般用來说明事物的构造或形态。逻辑顺序{(1)由抽象到具体的顺序(2)由主要到次要的顺序。(3)由原因到结果(或由果溯因)的顺序。(4)由浅入深的顺序。(5)由现象到本质的顺序。(6)由表及里的顺序。(7)由此及彼的顺序。(8)由特殊到一般(或由特殊到一般)的顺序。(9)概括一一具体、

2、整体一一局部、总一分}事理说明文一般以逻辑顺序为主要的说明顺序。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概说)一一分(具体)”式、“总一一分一一总”式、“分一一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二、领会“十大”说明方法及作用巧记:分列作下举,打摹作画图1.分类别:这是一种把说明对象按类分项(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逐一说明的方法。其作用是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2.列数字:即用列举数字来体现说明特点的一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能把说明对象的特点说得更具体更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3.作比较:跟修辞格上的对比是类似的,在说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

3、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己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其作用是更加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征,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4.下定义:即用简明扼要的话对被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做周全、周密地规定地说明。它用一种基本固定的判断句式。揭示出这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本质属性。作用是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使说明对象更加严密。5.举例子:即举出实物來说明事物。其作用是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可达到形象地说明事物的作用。6.打比方:即用比喻的修辞,对事物作形象的说明。其作用是形象牛动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文章的趣味性。7.摹状貌: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如:《中国石拱桥》中“这些

4、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作用同打比方。8.作诠释:能通俗地介绍或解说事物或事理的特点或特性。其作用使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被说明的事物。9.画图表:这是一种运用直观的示意图和表格等形式,说明事物和事理的一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10.引资料: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

5、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③、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待征/事理。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⑤、打比方:将比作,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①、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②、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③、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儿种形式一一A

6、、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三、说明文的语言品析1、对整篇文章语言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A、准确、周密、科学;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A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B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规范性的答题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待点,如“

7、……”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像这样的例子文章中还有很多。2、对具体篇/句/词的评析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字词作用考查形式: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的特点答题。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第三种题型还要加上“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之类的表述。七、说明文的结构形式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一一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