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3《分析化学》

703《分析化学》

ID:44402324

大小:7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1

703《分析化学》_第1页
703《分析化学》_第2页
703《分析化学》_第3页
703《分析化学》_第4页
703《分析化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703《分析化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分析化学》考研大纲第一章绪论本章要求掌握分析化学的研究对彖及主要内容:组分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理解分析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1•分析化学的任务2.分析方法的分类3•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本章要求掌握下列概念的含义,彼此间的相互关系及计算:算术平均值,绝对偏差与相对偏差,平均偏差与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与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中位数,众数,极差。应用t分布表计算平均值的置信区间。可疑值的取舍的意义与方法:Q检验法与格鲁布斯法。有效数字的意义,数字修约规则及有效数字的运算;理解:系统课差和随机谋差的性质和特点。准确度与课差,精

2、密度与偏差的含义以及准确度与和密度的关系。置信度,置信区间的概念。可疑值的取舍方法——4d法,Q-检验法.显著性检验的意义与方法——t检验法。提高分析结杲准确度的重要性。了解随机误差的分布特征——正态分布。有限次测量中随机误差的t分布。显著性检验——F检验法。.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第一节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1、系统误差2、随机误差第二节误差和偏差的表示方法1、准确度与课差2、精密度与偏差3、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第三节随机课差的正态分布1、频率分布2、正态分布3、标准正态分布4、随机误差的区间概率第四节有限测定数据的统计处理1、置信度与置信区间2、可疑测定值的取舍3

3、、显著性检验第五节提高测定结果准确度的方法1、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2、减小测量的相对误差3、检验和消除系统误差4、适当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减小随机谋羞5、正确表示分析结果第六节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1、有效数字的位数和意义2、数字修约规则3、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4、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第三章滴定分析法概论本章耍求掌握物质的量浓度和滴泄度的概念,表示方法及其相互换算。用反应式中系数比的关系(或物质的量Z比或摩尔比关系)解滴定分析屮的有关量值计算:试样或基准物质称取量的计算;标准溶液浓度的计算;各种滴定分析结的计算。理解下列名词的含义:标准溶液、基准物质、滴定分析法、滴定反应、指示

4、剂、化学计量点、滴定终点、终点误差。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耍求和基准试剂(基准物质的条件)。滴定分析方式。了解滴定分析法的滴定过程和方法特点。第一节滴定分析法简介1、滴定分析法的过程和方法特点2、滴定分析法对滴定反应的要求3、几种滴定方式第二节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1、物质的量浓度2、滴定度第三节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标赵1、直接滴定法2、间接滴定法第四节滴定分析的计算第四章酸碱滴定法本章要求掌握:酸碱质了理论的酸碱定义,酸碱的强度及其表示方法(Ka,Kb)o共轨酸碱对的KaKb的关系。酸碱平衡体系中酸碱各型体分布分数的计算。水溶液屮酸碱质子转移关系的处理方法一一物量守恒式物平衡,电

5、荷平衡以及质子条件的含义与书写方法。强酸,强碱,一元弱酸,一元弱碱,多元酸,多元碱,混合碱,简单的两性物质以及缓冲溶液中氢离了浓度计算的粘确式的推导及其近似处理方法。近似式和最简式的使用界限。缓冲范围的大小,缓冲容量的意义。强酸,强碱,一元弱酸,一元弱碱被滴定时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突跃的PII值得计算。滴定曲线的绘制以及影响滴眾突跃大小的因素。弱酸,弱碱直接滴定的条件。多元酸碱和混合酸碱分步滴定和分别滴定的条件。酸碱指示剂变色原理。理论变色点,变色范围及指示剂的选择。常用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强酸,强碱,一元弱酸,一元弱碱滴定终点误差的计算。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酸碱滴定法的应用。理解

6、:浓度与活度的关系。标准缓冲溶液pH的计算。多元酸碱和混合酸碱直接滴延时化学计量点pll值的计算。滴泄分析可行性的影响因素。影响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多元酸碱,混合酸碱滴定终点误差的计算。了解:溶剂的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弱酸强化的方法。缓冲范圉和缓冲容量的推导。CO?对酸碱滴定的影响。第一节酸碱质子理论1、基本概念2、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3、酸碱的强度共轨酸碱对Ka与Kb的关系第二节酸度对弱酸(碱)平衡体系中各型体分布的影响。1、处理水溶液中酸碱平衡的方法2、酸度对弱酸(碱)齐型体分布的影响第三节酸碱溶液中酸碱度的计算1、一元强酸(碱)溶液中II+浓度的计算2、一元弱酸(碱)溶液中

7、11+浓度的计算3、多元酸(碱)溶液中11+浓度的计算4、两性物质溶液浓度的计算5、强酸与弱酸的混合溶液第四节酸碱缓冲溶液1、缓冲溶液的pH值的计算2、缓冲容量与缓冲范围3、缓冲溶液的选择与配制第五节酸碱指示剂1、指示剂的作用原理2、指示剂的变色范围3、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第六节强酸(碱)和一元弱酸(碱)的滴定1、强碱(酸)滴定强酸(碱)2、强碱(酸)滴定一元弱酸(碱)3、直接准确滴定一元弱酸(碱)的可行性判据4、终点误差第七节多元酸碱的滴定1、多元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