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歌习题精编

高考语文诗歌习题精编

ID:44405515

大小:95.6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0-21

高考语文诗歌习题精编_第1页
高考语文诗歌习题精编_第2页
高考语文诗歌习题精编_第3页
高考语文诗歌习题精编_第4页
高考语文诗歌习题精编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诗歌习题精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8年高考诗歌习题精编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宋诗,完成下面小题。东溪梅尧臣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注】梅尧臣(1002-1060),此诗作于1055年。L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第一联,写行到之地(东溪)与到此之由(看水),作者因为所乘之船迟迟不能出发,只能来看东溪。B.第三句作者写景,抓住了物象——凫,读者由此物象的描写可品出作者的情怀。C.第四句写岸旁老树着花,此亦常见之景。

2、〃老〃与〃丑〃往往相连,但作者说它"无丑枝〃,构思新颖。D.二、三两联,意新语工,景物描写形象生动,蕴含着浓郁的情趣。A.尾联写作者虽然不厌烦东溪之景,但归来后筋疲力尽,委婉含蓄的表现了心中难以排遣的愁情。2.古人论此诗有云:〃语不必深,写情已足〃,请简析该诗的〃写情已足"体现在哪些方面?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江城子•东武雪中送客①苏轼相从不觉又初寒。对樽前,惜流年。风紧离亭,冰结泪珠圆。雪意留君君不住,从此去,少清欢。转头山②上转头看。路漫漫,玉花翻宽,何处是超然③?知道故人相念否,携翠袖,倚朱栏。

3、【注】①东武,密州(今山东诸城I客指章传,苏轼在密州时,与其多有唱和。②转头山,在诸城县南。③超然,指超然台,苏轼在密州所修。3.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相从不觉又初寒。对樽前,惜流年〃既包含着对往昔的留恋,又有离别的伤感。B•〃风紧离亭,冰结泪珠圆"突出了环境的寒冷,渲染了伤感的氛围,情与景交融。C."离亭〃就是驿亭,它和南浦、灌桥、朱雀桥等意象,在古诗词中常常象征离别。D.〃雪意留君〃是说天降大雪,有意留君,雪尚如此,那么作者留客之意更不待言。E.〃玉花"〃银海"〃翠袖"都

4、使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分别比喻雪花、飞雪和歌女。4.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简析这首词的下阕。(6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①向子謹②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③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注】①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丧失,至今已近十年。②向子謹: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③同:通〃彤"。2.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上片前两句写景,有实有虚,前一句

5、写大江南北风雪迷漫,这是词人路上所见眼前之景,是实写;"易水寒〃为词人想象北方之景,是虚写。B•上片后两句写远望中原的情形。词人在阴云密布的天空下遥望〃三关",只见群山连绵不断,可是见不到国都汴京和中原父老,令人肝肠寸断。C.下片前三句运用反衬的手法。"消除此恨难"的"难"字,与前面的"可〃字"能"字对应,天老、海翻之可能,倍加反衬出消除此恨之不可能。D.〃鸾辂〃本指帝王所乘的车驾,这里借喻被金人掳到异域的徽、钦二帝,词多次听说朝廷派遣使者问候他们,只是不知二帝何时归来。E•这首词在写法上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

6、景物深入细致地刻画,委婉地传达出了词人心中不便明言的情感,情景交融,取得了感人至深的效果。3.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陇头吟翁绶陇水潺漂陇树黄,征人陇上尽思乡。马嘶斜日朔风急,雁过寒云边思长。残月出林明剑戟,平沙隔水见牛羊。横行①俱足封侯者,谁斩楼兰献未央②?【注】①横行:趾高气扬,横行霸道。②未央:本为汉宫名,借指宫殿,这里代指朝廷。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陇水潺浚陇树黄〃,潺漂,形容水流缓慢,说明此处地形条件复杂,

7、水流不畅。该句写水流缓慢,树叶枯黄,烘托出低沉的氛围。B•〃征人陇上尽思乡”,由于守边十分艰苦,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一个“尽"字道出战土们无心守边,整日都在思念自己的家乡。C.〃马嘶斜日朔风急,雁过寒云边思长〃,落日西斜,朔风劲吹,战马嘶鸣,大雁高飞,勾起了守边战士的无限相思。D•〃残月出林明剑戟,平沙隔水见牛羊"两句诗写出戍边将士坚守边关、严阵以待的紧张场景,为末尾言志作铺垫。E.这首诗沿着起兴、烘托、议论的线索渐次展开,情感的抒发由平缓而浓烈,最后一联卒章显志。全诗结构完整,浑然一体。3.这首诗的尾联抒发了

8、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10题。雨后赠斯远赵蕃已是霜凝更雨湿/春其渐起但无痕。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小驻要须穷日日,细寻无惜遍村村。揩摩病目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注】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滤(号涧泉)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