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诗文表达技巧预测及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古诗文表达技巧预测及答题技巧

ID:44405640

大小:67.7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1

高考语文古诗文表达技巧预测及答题技巧_第1页
高考语文古诗文表达技巧预测及答题技巧_第2页
高考语文古诗文表达技巧预测及答题技巧_第3页
高考语文古诗文表达技巧预测及答题技巧_第4页
高考语文古诗文表达技巧预测及答题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古诗文表达技巧预测及答题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语文古诗文表达技巧预测及答题技巧“明察”类年份例题抽样典型设问考查角度核心技巧2013全国课标卷II“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请简要分析。”分析手法烘托,渲染天津卷“分析衣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分析手法虚实相生山东卷“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分析手法比喻广东卷“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A用典,对偶安徽卷“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零析。”分析手法比喻,借代四川卷“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效果探究对比上海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效果探究情景交触2014全国新课标卷I]“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

2、情的?请简要分析,”分析手法虚实相生浙江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手法比较寓情于景,用典重庆卷“作着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手法例举拟人,用典,虚实结合安緻卷“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效果探究点(细节)面(概写)结合湖南卷“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效果探究情景交融,象征,比喻辽宁卷“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手法例举比拟(拟物)天津卷“《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手法例举侧面描写,动赫结合2015天津卷“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手法例举比拟江苏卷“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效果探究铺陈描摹,移步换景,

3、虚实结合,寓情于景浙江卷“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手法比较正面(克接)描写,侧面(间接)描写安徽卷“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翼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效果探究虚实结合上海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效果探究间接抒情,点抒胸臆,情景交融所谓“明察”,就是指命题者对考生进行表达技巧的直接考查,典型设题方式通常为“请简要分析整首诗或某联的表现手法”“分析某种手法的妙用”。常见答题步骤为:准确指出某句(或某联)使用了何种技巧,再结合诗句阐述使用这种技巧所取得的表达效果。2015年高考以这种方式设题的试卷有天津卷、安徽卷。【高考真题】(天津卷)14.阅读

4、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雨过至城西苏家[宋]黄庭坚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鞘绿色匀。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2)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误答典型】使用了对仗的艺术手法,把雨中春天的景色描绘的十分生动。【思路纠偏】答题切忌急于求成,审题不细、思虑不周、赏析不透,是造成失分的重要因素。此类题目如果从单一角度入手答题即使分析的再具体、再翔实,也不可能得全分。正确的做法是仔细品读全诗三到四遍,列出捕

5、捉到的艺术手法,再结合全诗进行推敲验证。另外,在答出艺术手法的同时,还要结合诗句稍加分析,而不仅是列出各种抽象的手法概念。【答案要点】①对仗,女花飞”对“柳拂”,“红香湿”对“绿色匀”。②比拟,如“柳拂”。③从视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运用通感)进行描写,如“衣袖红香湿”。【提分要点】对表达技巧类题目而言,答题时首先就应从修辞和表现手法的角度出发,看看使用了哪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然后再从情景、动静、虚实、点面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二、“暗访”类所谓“暗访”,即不直接设题,而是通过“炼字”或'度句(炼句)”等方式来考查表达技巧,因为这些字句的背后一般都暗含着某种表达技巧。典型设题方式通常有:“简要赏

6、析这首诗的某联”或“对某联中的'某”某'字(或妙处)作简要赏析”等。答题步骤为:反复品味所选的字(句)的妙处,列出所使用的表现技巧,再回原诗句看其是如何使用的,最后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015年高考以这种方式设题的试卷有广东卷、山东卷、湖北卷、重庆卷。【高考真题】(广东卷)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早过大通驿■①查慎行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②。[注]①〔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途经此地。②〔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1)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

7、误答典型】诗句中的“软”与“轻”相对,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把江水的柔波写得非常形象。【思路纠偏】本题中的“软”字应该是“柔软”的意思,可推知是使动用法,既写了风很柔软,又写了这种柔软的风使得一江之水也变得温柔起来,进而可以体会到此字使用了拟人、双关或通感的艺术手法。【答案要点】“软”字一语双关,既是写风软,也是写江水之软。写出了微风轻柔,温软拂面,也写出了软风吹拂江水,使江水也变得温柔绵软,微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