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单元测试卷

高中语文必修一单元测试卷

ID:44407426

大小:135.41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0-21

高中语文必修一单元测试卷_第1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单元测试卷_第2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单元测试卷_第3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单元测试卷_第4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单元测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一单元测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语文必修一单元测试卷学校考查的出发点是测试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这一出发点可以繁衍出成千上万套试卷习题,下面是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一单元测试卷,希望能帮助你们。1.下列加粗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遏制遒劲峥蝶百舸B.颓圮(qi)彳亍笙箫长蒿C.夜缱而出给予瞋目卮酒D.忤视提(tf)防箕踞蹇音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寥廓峥蝶岁月激浊扬清气势磅礴B•愁怅色彩斑斓妄自菲薄叱咤风云C•凄婉死不瞑目气慨非凡雍荣华贵D.辍学哗众取宠民生凋蔽愤世嫉俗3.下面句子中空缺处应该选用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①.登上山脊极目远眺,高纬度的天穹显得格夕卜高远,湛蓝色的天空中飘浮着朵朵

2、白玄。①真正的,必然是当朋友的尊严受到侵犯,作为朋友必与他一起挺身而出,而不是萎缩在某个角落。②了一整天的优雅让我们在夜晚无比自信,淡淡的疲倦让我们在慵懒中透出迷人的魅力。①在种种无奈的迫使下,他还是来到了这块曾经十分向往,而现在却又非常的地方。A.辽阔义气沉淀彷徨B.寥廓意气积淀犹豫C.寥廓义气积淀彷徨D.辽阔意气沉淀犹豫4.下面对加粗词语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红遍”、“尽染”所描绘的景色虽是深秋的,但“红”这一暖色给人以富于活力的壮美印象。B、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一个“击”字生动地塑造了雄鹰飞翔时迅猛有力拍打翅膀的形象,移用鸟儿飞翔的“翔”字来代替“游”字,把游鱼

3、在水中轻快自如的动作表现得极其生动传神。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设问句含蓄地提出了革命领导权的问题。通过询问应由谁来主宰大自然的盛衰荣枯,表现了词人的博大胸怀。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遏”,阻止之意,“浪遏飞舟”,写风浪很大,都把行船阻挡住了。5.下列对四部史书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主要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有时为了突出谋臣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B、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相传由孔子编定。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西汉刘向编辑的《战国策》。C、《烛之武退

4、秦师》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较详细的编年>>■体著作《左传》,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左传》是对历史著作《春秋》较为详细的叙述。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全书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和表,共一百三十篇。是二十四史之首,是一部无与伦比的百科全书。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6.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又因词的句子有长有短,不像律诗那样整齐划一,所以又称它为“长短句”。B・《雨巷》是戴望舒的成

5、名作和代表作,诗人因此被成为“雨巷诗人”,叶圣陶说《雨巷》是“替新诗的音乐开了一个新的纪元”。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人称诗哲、诗圣并不过分。C.词根据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词的一段叫阕,又叫片。D.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女口“沁园春”。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格。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也叫做“填词”O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8题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她死时,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五个儿子,个个哭得很悲,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大堰河

6、,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7.大堰河的“梦”是什么!你如何看待她的“梦”!8.诗中的几个数量词组有什么作用!“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意!阅读《烛之武退秦师》节选,完成下面9-13题。夜缱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7、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之、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7.下列句子中“其”字用法不同其他三项的是A、以其无利于晋B、吾其还也C、君知其难也D、又欲肆其西封8.下面“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臣之壮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