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矿区地质情况分析

淮南矿区地质情况分析

ID:44408215

大小:297.92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10-21

淮南矿区地质情况分析_第1页
淮南矿区地质情况分析_第2页
淮南矿区地质情况分析_第3页
淮南矿区地质情况分析_第4页
淮南矿区地质情况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淮南矿区地质情况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题淮南矿区地质情况分析系部采矿工程班级地质一班学号姓名指导老师2013年5月10日目录第一章张集矿井41、生产技术条件41)、煤层情况42)、煤层顶底板情况43)地质构造44)、水文地质情况55)、影响冋采的其他地质情况56)、工作面储量情况6第二章謝桥矿井71、1#岩溶陷落柱72.、2#岩溶陷落带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顾桥矿井101、北部宽缓褶曲挤压区102、南部“X”共辘剪切区10第四章丁集井田131、交通位置132、地形与河流133、气象134、构造145、岩浆活动146煤层147,煤质15&水文地质15第五章谢一井田181、矿井简介182矿井生产布

2、局191)、谢一井192)、望峰岗井193“一通三防”主要系统191)、通风192)、抽采203)临控214)防火224防治煤与瓦斯突出221)突出煤层区划222)区域消突措施233)开釆保护层235“一通三防”管理231)管理机构232)管理制度23摘要本文对淮南矿区地质异常体进行了分析阐述。自1996年12月皖北矿业集团发生岩溶陷落柱突水淹井后,相续在两淮矿区发现了近30个岩溶陷落柱,其中淮南矿业集团于2002年后先后发现9个地质异常体:孔集矿1个,谢桥矿2个,张集矿1个,潘三矿实见1个,疑似3个,顾桥矿2个(尚有争议);朱集矿的异常体尚未统计在内。地质

3、异常体主要通过三维地震解释发现,后多被定名为“疑似岩溶陷落柱”o其形态有带状和椭圆形两种,故亦称为“岩溶陷落带”和“岩溶陷落柱”。第一章.张集井田在酋三采区发现一疑似岩溶陷落柱,其在8煤的平面形态为椭圆形,长轴近东西向,直径约264m;短轴近南北向,直径约185m。尚未验证和揭露。1122(1)工作面位于东一(11-2)下釆区。该工作面为东一下釆区11-2煤层首采工作面,东邻东二釆区主要系统大巷,南北面均为采未区,西至东一下釆区11-2煤系统巷道。工作面走向长1843.5〜1895.8m,平均1869.7m,倾斜长241m,斜面积为450597.7m2o地面

4、标高为+1&5〜+25.4m,工作面标高为-665.6〜-705.9m。对应地面主要有前岗、小郢孜、公路、农山及农口灌溉水渠,以及地表水系等。该面冋采塌陷将影响的建筑设施或地物有前岗、小郢孜、张集至凤台公路相应段、农田、农田灌溉水渠、地表水系、两派河右堤相应段等。对冋采塌陷将影响的建筑设施或地物应提前采取相应措施加以保护。—、生产技术条件1、煤层情况本井[H11-2煤层厚度0.4〜4.3m,平均2.82mo煤层倾角3〜8?,平均5?。以块状及粉末状为主,内生裂隙发育。煤岩成分以暗煤为主,次为亮煤,属半暗型。煤层厚度较为稳定,局部含有1〜2层泥岩夹价,单层夹肝

5、厚为0〜0.8m。2、煤层顶底板情况1122(1)工作面顶底板情况:老顶:粉细砂岩,厚度为4.5〜13.04m,浅灰白色,以粉粒为主,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云母次之,较坚硬。直接顶:泥岩或砂质泥岩,厚度为0〜5.99m,灰色〜深灰色,块状〜碎块状结构,局部含砂质,局部含有1〜2层薄煤线,含较多的植物化石碎片。伪顶:无直接底:泥岩,厚度为0〜2.72m,灰〜深灰色,块状结构,含1〜2层煤线,含较多的植物化石碎片。老底:砂质泥岩,厚度为3.01〜9.60m,灰色〜深灰色,性脆,偶见植物化石碎片。3、地质构造本面所在区域煤(岩)层的总体构造形态为单斜构造,煤层产状

6、为:150〜190?Z3〜8?o本面构造较发育,掘进期间共揭露断层21条,其中落差大于3m的断层为Fy202(1.0〜3.0),该断层断层面在11-2®层内顺层滑动约20m,造成11-2煤变薄,最薄处仅0.4m,预计对工作面回采有较大影响;Fs216为面内隐伏断层,通过工作面运顺顺层钻孔资料分析,该断层落差0〜加,该断层位于工作面突出危险区,对回采有一定影响。工作面掘进期间实际揭露煤层变薄区4个,分别为Bl、B2、B3、B5,其中,Fg201断层面在煤层内层滑形成B1变薄区,轨顺揭館变薄长度约15m,W1.8〜2.0m;Fg208断层下盘11-2煤变薄形成B

7、2变薄区,轨顺揭露变薄长度约57m,W0.5〜2.0m;Fy202(1.0〜3.0)断层在11-2煤层内顺层滑动,形成B3变薄区,运顺揭露变薄长度约20m,煤厚0.4〜2.0m;Fy207断层为“断顶不断底”断层,形成B5断层,运顺揭露变薄长度26m,煤厚0.5〜2.0m;B4为煤层分义区,该区域煤岩层产状及11-2煤厚变化较大,冋采至该区域,工作面上部将出现全岩,对工作面冋采影响很大。此外,工作面坑透资料解释了11个异常区,齐异常区煤厚或断层落斧参数详见平面图。4、水文地质情况1)、据东一(11-2)上采区水文地质资料:各工作面在采掘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

8、出水现象,多以淋、滴水方式为主,个别地段单个出水点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