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章末复习课教案教科版必修1

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章末复习课教案教科版必修1

ID:44413248

大小:271.5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1

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章末复习课教案教科版必修1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章末复习课教案教科版必修1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章末复习课教案教科版必修1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章末复习课教案教科版必修1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章末复习课教案教科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章末复习课教案教科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章末复习课(教师用书独具)1.力与运动的关系: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3.惯性与质量: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无关;惯性的大小仅取决于物体的质量,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4.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所受合外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表达式F=ma.5.牛顿第三定律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6.动力学的两类基

2、本问题(1)从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如果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通过运动学规律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2)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如果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运动学规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就可以确定物体所受的力.7.超重与失重(1)超重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现象,超重时物体加速度向上.(填“向上”、“向下”)(2)失重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件所受的重力的现象,失重时物体加速度向下(填“向上”、“向下”)(

3、3)完全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零,即加速度为g,完全失重时,一切由重力导致的现象均消失. 解决动力学问题的三种基本功1.受力分析(1)灵活选择研究对象.(2)作出研究对象的受力示意图.(3)根据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确定其运动情况,从而选取相应规律.2.运动过程分析在分析力学问题时,要区分出初态、运动过程和末态,在物体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往往因为物体受力的变化,可以把它的运动过程分为几个阶段,所以解题时一般要根据实际情况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再结合受力情况选取相应的规律求解.3.矢量的运算学过的矢量主

4、要有:位移x、速度v、加速度a、力F等,矢量运算要注意以下几点:(1)互成角度的矢量合成与分解,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2)正交分解法是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特殊情景,实际中多应用于力的分解,应用时要根据物体受力情况选定坐标系,使较多的力落在坐标轴上.(3)同一条直线上的矢量运算,要先规定正方向,然后以“+”“-”号代表矢量方向,从而把矢量运算转化为算术运算.【例1】 如图所示,一小轿车从高为10m、倾角为37°的斜坡顶端从静止开始向下行驶,当小轿车到达底端时进入一水平面,在距斜坡底端115m的地方有一池塘,发动机在斜坡上产生的

5、牵引力为2×103N,在水平地面上调节油门后,发动机产生的牵引力为1.4×104N,小轿车的质量为2t,小轿车与斜坡及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sin37°=0.6,cos37°=0.8,g取10m/s2).求:(1)小轿车行驶至斜坡底端时的速度;(2)为使小轿车在水平地面上行驶而不掉入池塘,在水平地面上加速的时间不能超过多少?(轿车在行驶过程中不采用刹车装置)[解析] (1)小轿车在斜坡上行驶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mgsin37°-μmgcos37°=ma1代入数据得斜坡上小轿车的加速度a1=3m/s2由v

6、=2a1x1x1=得小轿车行驶至斜坡底端时的速度v1=10m/s.(2)在水平地面上加速时F2-μmg=ma2代入数据得a2=2m/s2关闭油门后减速μmg=ma3,代入数据得a3=5m/s2设关闭油门时轿车的速度为v2,有+=x2得v2=20m/s,t==5s即在水平地面上加速的时间不能超过5s.[答案] (1)10m/s (2)5s[一语通关] 解决动力学问题要抓住两个关键(1)两个分析:受力情况分析和运动规律分析.(2)两个桥梁: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和力的桥梁;速度是各物理过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1.如图所示,在倾角θ=

7、37°的固定斜面上放置一质量M=1kg、长度L=3m的薄平板AB.平板的上表面光滑,其下端B与斜面底端C的距离为16m,在平板的上端A处放一质量m=0.6kg的滑块,开始时使平板和滑块都静止,之后将它们无初速释放.设平板与斜面间、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求滑块与平板下端B到达斜面底端C的时间差Δt.(sin37°=0.6,cos37°=0.8,取g=10m/s2)[解析] 刚刚释放滑块m时,对滑块受力分析如图.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ma1解得a1=6m/s2对木板M受力分析如图由于Mgsinθ=6

8、N,而最大静摩擦力fmax=μFN2=μ(M+m)gcosθ=6.4N>6N故最初木板静止不动,设滑块滑离B端时速度为v由运动学规律知v2=2a1L 解得v=6m/s滑离木板后,对滑块m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μmgcosθ=ma2,得a2=2m/s2对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μMgcosθ=Ma3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