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己对说课的理解

浅谈自己对说课的理解

ID:44414408

大小:2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自己对说课的理解_第1页
浅谈自己对说课的理解_第2页
浅谈自己对说课的理解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自己对说课的理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说课的定义说课是指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在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论、理念指导下,采用讲述的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教学同仁或专家系统地阐述个人对课程标准(大纲)、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对学情的分析,对教学过程的总体设计,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构想,对学习方式的选择的一种创造性劳动,也是高于授课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简言之,就是授课教师系统描述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二、说课的起源及其发展说课起源于基层教研室,具冇典型的“本土”特色。1987年,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研室的教研人员,结合中小学教学研究的实际,为解决“教”“研”脱节和提高教师素质

2、问题,开展了说课研究活动。说课被普遍认可,得到良好的发展和深入的研究。说课一经提出便被全国广大教育同仁认可,得到教育教学专家的肯定。说课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由不自觉到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逐渐成为一项实用性很强、简便易行的教研活动形式,被迅速推广普及。1992年,根据全国开展说课活动的态势和各地教育部门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成立了“全国说课研究协作会”。2002年,出全国说课研究协作会主持申报的《说课理论与实践的分层次研究》,经过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部门的权威论证,确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说课研究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说课作为高等

3、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重要考察项目,首先是被借用,其次是能得到进一步的深化研究和应用,再次是能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和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三、说课的目的意义说课起源于授课,但又高于授课,屈于教学理论研究范畴。其有哪些积极意义呢?为什么要开展说课呢?笔者认为有二:一是评估检视功能,二是引导推动功能。具体分析如下:1•评估检视功能主要应用于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佔,还可应用于学校的日常教研活动、教学检查、教师考核测评或教学技能竞赛等。通过说课口J对教师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检视:①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教学基本功和教

4、学方法、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②对所任教课程所在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质量标准以及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作用的理解;③学习运用教育教学基木理论,研讨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木规律和掌握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特点的情况,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情况;④专业基础理论功底和知识结构,了解木专业的科学技术发展动态和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动态情况,汲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能力;⑤参加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辅助资料、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情况;⑥承担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任务,以及掌握木专业技能和职业专门技术能力状况,参与-•线实际工作阅历情况

5、等等。在对教师检视的基础上,可间接了解学校课程建设状况、课程建设思路和课程建设理念;进而掌握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是否符合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还可映衬出学校对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对职业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认识情况。除此以外,还可总结出学校课程建设的突出成果,找岀存在的问题,并研讨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办法,对学校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2.引导推动功能。通过说课可引导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和课程改革,如教学方法创新、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教学模式创新等,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促

6、进教师把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念融入到课程建设之屮,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整体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四、说课的内容说课说什么?是广大教师关注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说课不同于授课,不追求面面俱到,但强调突岀重点,有针对性、有全局性、有高度,主要阐述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1・说为什么教?即说教学口标。此有两层意思,一是明确所讲授课程在整个专业教学体系中的性质、地位(基础、桥梁、专业)、作用,清楚专业人才培养冃标和课程教学冃标,知道课程教学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系,清晰课程教学对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处理

7、好与先修课程、后续课程的关系和衔接问题。二是要清楚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是在什么教育理论、教育思想观念的指导下来组织课程设计和实施教学的?当然,要突出职业教育理念,以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精神为理论依据,落实到强化职业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上,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思想,和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和有效途径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2.说教什么?即说教学内容。在说教学内容前首先要明确被教者的情况,即说学情,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知识层次、能力水平、学习习惯等方面的现状,对将要学习的知识的可接受程度,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8、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以便教学过程屮做到“有的放矢”。其次耍清楚本行业的岗位职业标准,即说岗位,分析本专业所属行业的岗位(群)的标准、要求以及工作流程,明确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来满足职业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