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锅炉燃烧设备及燃烧技术

第6章 锅炉燃烧设备及燃烧技术

ID:44420538

大小:1.34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9-10-21

第6章 锅炉燃烧设备及燃烧技术_第1页
第6章 锅炉燃烧设备及燃烧技术_第2页
第6章 锅炉燃烧设备及燃烧技术_第3页
第6章 锅炉燃烧设备及燃烧技术_第4页
第6章 锅炉燃烧设备及燃烧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6章 锅炉燃烧设备及燃烧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6章锅炉燃烧设备及燃烧技术6.1煤粉炉燃烧设备6.1.1炉膛1)炉膛容积热负荷2)炉膛截面热负荷3)燃烧器区域壁面热负荷4)炉膛辐射受热面热负荷6.1.2燃烧器6.1.3点火装置1)电火花点火装置2)电弧点火装置图6.1电弧点火装置1—炭块;2—炭棒;3—电弧点火器;4—套管;5—引弧汽缸;6—点火轻油枪;7—套管;8—油枪推进汽缸3)高能点火装置图6.2半导体高能点火组装图4)等离子点火(1)等离子点火工作原理(2)等离子点火系统图6.3等离子发生器工作原理6.2燃烧器出口风粉射流特性6.2.1旋流射流的流动结构及特点①开放气流②全扩散

2、气流图6.4旋转射流的气流型式(a)弱旋转气流(封闭气流);(b)开放气流;(c)全扩散气流6.2.2直流射流结构及基本特性图6.5等温自由射流的结构特性及速度分布1—喷口;2—射流等速核心区;3—射流边界层;4—射流的外边界;5—射流内边界;6—射流源点;7—扩展角;8—速度分布图6.6切圆燃烧方式直流燃烧器布置方式6.3直流燃烧器与旋流燃烧器6.3.1直流燃烧器1)四角布置的切圆燃烧方式2)四角切圆燃烧主要特点3)切圆燃烧炉内气流偏斜原因4)减少切圆燃烧炉内气流偏斜的措施(1)合理的假想切圆直径(2)合理的一、二次风动量比(3)射流对相

3、邻两侧炉墙的夹角α1和α2图6.7切圆燃烧方式炉内气流的偏斜(4)合理的燃烧器高宽比结构特性(5)合理的燃烧器面积与一、二次风喷口间的相对间距5)直流燃烧器类型(1)WR型浓淡偏差燃烧器图6.8WR型燃烧器1—摆动式喷嘴;2—楔形钝体;3—浓淡分隔板;4—煤粉管弯头(2)PM燃烧器6)切圆燃烧方式直流燃烧器的布置图6.9PM型燃烧器的分配器图6.10直流燃烧器分级布风方式图6.11直流燃烧器均等布风方式图6.12某2100t/h亚临界锅炉直流燃烧器喷口布置图6.13一次风喷口中布置的二次风(a)周界风;(b)夹心风;(c)十字风6.3.2旋

4、流燃烧器1)旋流燃烧器类型(1)石川岛播磨IHI-FW-DF旋流燃烧器图6.14IHI-FW-DF型双流旋流燃烧器1—炉墙壁管;2—流量分配器;3—轻油燃烧器;4—二次空气喷嘴;5—二次空气导叶;6—外筒;7—内筒;8—可动内筒;9—三次空气管;10—火焰检测器;11—分离板;12—煤粉入口图6.15IHI-WR-PC型旋流燃烧器1—气流分配板;2—旋风分离器;3—挡板;4—点火枪;5—旋流体;6—烧嘴;7—油枪;8—挡板;9—低负荷喷嘴图6.16日立双调风燃烧器(a)NR-1;(b)NR-2(2)石川岛播磨IHI-WR-PC旋流燃烧器(3

5、)日立(Hitachi)低NOx双调风燃烧器(4)EI-DRB双调风燃烧器图6.17EI-DRB双调风燃烧器A—高温、富燃料、挥发分析出区;B—还原区;C—NOx分解区;D—焦炭氧化区(5)DG2028/17.35-Ⅱ2型锅炉采用的低NOx轴向旋流式煤粉燃烧器(LNASB)图6.18LNASB型低NOx轴向旋流式煤粉燃烧器2)旋流燃烧器的布置方式图6.19旋流燃烧器的布置(a)前墙布置;(b)前后墙对冲(交错)布置图6.20燃烧器布置简图3)布置方式特点(1)燃烧器前墙布置(2)对冲(交错)布置4)旋流燃烧器的运行参数图6.21DG2028

6、/17.35-Ⅱ2型锅炉旋流燃烧器布置6.4低NOx煤粉燃烧技术1)低过量空气燃烧2)空气分级燃烧图6.22空气分级燃烧3)燃料分级燃烧4)烟气再循环5)低NOx燃烧器6)煤粉炉的低NOx燃烧系统图6.23燃料分级燃烧6.5W形火焰燃烧方式6.5.1W形火焰锅炉燃烧特点1)W形火焰锅炉2)W形火焰的主要特点(1)W形火焰燃烧方式有如下的主要优点(2)W形火焰燃烧方式有如下的主要缺点6.5.2W形火焰燃烧方式采用的燃烧器1)浓缩型EI-XCL双调风旋流燃烧器2)带旋风子分离器的高浓度煤粉燃烧器图6.24浓缩型EI-XCL双调风旋流燃烧器图6.

7、25带旋风子分离器的高煤粉浓度燃烧器1—一次风进口;2—主燃烧器轴向叶片调节杆;3—抽气控制挡板;4—抽气管;5—煤粉气流分配箱;6—旋风于分离器;7—锅炉护板;8—二次风箱;9—耐火砖块;10—叶片;11—主燃烧器喷嘴;12—点火油枪中心线;13一二次风调节挡板控制杆3)直流缝隙式燃烧器图6.26直流缝隙式燃烧器6.5.3W火焰锅炉燃烧脉动6.6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6.6.1概述1)常规流化床燃烧2)循环流化床燃烧3)增压流化床燃烧6.6.2流化床燃烧的原理、系统及组成1)燃烧室2)飞灰分离收集装置3)飞灰回送装置4)外部流化床热交换器6.

8、6.3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区域6.6.4影响流化床燃烧的主要因素1)燃煤特性的影响2)燃煤粒径的影响3)布风装置和流化质量的影响4)给煤方式的影响5)床温的影响图6.27东方锅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