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转型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探究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转型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探究

ID:44424847

大小:4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2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转型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探究_第1页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转型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探究_第2页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转型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探究_第3页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转型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探究_第4页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转型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转型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转型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摘要:文章以浙江杭州、宁波、温州、嘉兴四地调查数据01=1为例,通过中国城镇化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转型个人意愿相关因素分析,得出性别、文化程度、婚恋状况、薪资水平、社会资本、集体活动参与程度等因素与转型意愿之间有显著相关性。关键词:城镇化;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转型意愿一、研究背景及问题中国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既面临复杂社会转型任务又面临体制转轨使命。社会转型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城市化,换言之就是把农民变成市民,其实质就是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而真正具有大规

2、模社会转型意义的特殊群体无疑是大批流动于城乡之间的新生代农民工。首先,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大约有4亿人,他们在农民工队伍当中正逐步成为主体,这一庞大数量不容忽视。其次,与美国、日本等国70%以上的城镇化水平相比,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明显较低。再次,“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城市化,我国城市化率从2010年得47.5%提高到2015年51.5%O可见,关注新生代农民工个人身份转型意愿、探索规范、有序地使大量“农村人”成为“城里人”的有效途径成为—项新的时代课题。本研究正是基于对中国城镇化过程中新

3、生代农民工利益诉求的焦点一身份转型意愿进行探讨与分析。二、概念界定及研究方法目前学术界对农民工的定义颇多。例如,政府有关文件认为:“农民工主要是指户籍仍在农村,进城务工和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国务院研究室,2006)b李培林从地域、职业、阶层三个层面给出了农民工定义(李培林,1996>>陆学艺从职业、劳动关系、制度身份、地域四个层面进行界定(陆学艺主编,2004)o而有关“新生代农民工”的专业界定较少,主要是指“80后”、“90后”农民工,也被称为农民工“二代”或“新一代”农民工。一般意义

4、上指在1980年及以后出生、年满16周岁,在城市工作、生活的农村户籍人员。本研究采用自编《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转型个人决策影响因素》问卷于2010年7月-2011年5月对浙江省杭州、宁波、嘉兴、温州四地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转型意愿进行调查,并按多段抽样和偶遇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大样本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1941份,回收率97.05%0其中男性占55.4%、女性占44.6%;已婚的占37.2%,未婚占62.8%,已婚中86.8%的已育有子女;愿意获城镇户籍的有987份,占50.85%,不愿意获得城

5、镇户籍的占49.15%0问卷运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三、影响新生代农民工个人转型意愿相关因素分析研究对新生代农民工个人转型意愿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的性别、文化程度、婚恋状况、薪资水平、社会资本、参与集体活动等因素与其个人身份转型意愿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性别在性别和转型意愿的交叉分析中,两者卡方值4.836,p<0.05,两者呈显著水平。调查显示,有50.9%的新生代农民工愿意实现身份转型,成为''城里人”,其中女性有61.2%的愿意转为城市人,38.8%的不愿意

6、转为城市人;男性中只有43.6%的愿意转为城市人,大部分男性“新生代”不愿意转为城市人。显然,女性比例远高于男性,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实现身份转型。正如有的研究者发现,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基于自身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及认同,更迫切地想要在城市寻找归属感。另外,家乡社会对她们外出打工多持肯定态度也进一步强化了她们“扎根城市”的主观诉求。另据深入访谈得知:男性不愿意转型主要基于城市生活成本太高、社会保障程度不够、找不到理想工作或工资偏低、留城工作和家庭压力都太大等因素。男性在社会和家庭双重压力影响下,他们在身份转型意

7、愿上不如女性强烈。(二)文化程度文化程度对转型意愿的统计结果显示:两者呈显著相关性。(卡方值为11.542,p<0.05)b文化程度越高的新生代农民工越倾向转为城市人。具有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的新生代农民工愿意转为城市人占16.5%;初中教育程度的有8.7%的愿意实现身份转型,而文化程度在初中及其以下愿意转型的仅3.2%;可见,学历层次越高越愿意实现身份转型。这表明,教育程度较高者更具有熟悉城市文明、驾驭现代社会的能力和基础,他们也更易获得工作信息,在获得工作稳定性及个人发展机会等方面更具有优势,这也会降

8、低其实现身份转型的心理成本。事实上,教育在促进社会人才流动方面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它通过受教育者自身定位对来自不同知识背景的人进行社会学意义上的划分,从而建立一个比较合理的人才流动模式,实现人才再生,从而积累其较丰富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因此,教育程度越高的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转型意愿越强。(三)婚恋状况统计结果显示,现有婚姻状态与转型意愿间卡方值8.712,p<0.05,表明两者达0.05显著水平。具体表现为,已婚者愿意实现身份转型占53.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