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及其原因与对策

[精品]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及其原因与对策

ID:44427824

大小: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2

[精品]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及其原因与对策_第1页
[精品]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及其原因与对策_第2页
[精品]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及其原因与对策_第3页
[精品]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及其原因与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精品]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及其原因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及其原因与对策本文以我国的国际收支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我国的国际收支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已经对策。为此,本文先对2005到2010年我国的国际收支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探讨其屮存在的问题,最后捉岀对策。一、中国的国际收支现状分析查阅屮国2005至2010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可知屮国的国际收支总顺差逐年上升。2010年,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对外开放迈上新的台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汇率弹性提高。国际收支延续'双顺羌”的格局,经常项目顺差3054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2260亿美元。2010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2.8亿美元,同比增氏1

2、8.7%。具体有以下儿方面特点:第一,国际收支交易规模继续扩大。2010年屮国国际收支交易呈现恢复性增长。全年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为5.6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较上年增长36%,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Z比为95%,较2009年增长13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经济对外开放度继续捉高,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与互动进一步加强。笫二,经常项目顺差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仍位居高位。2010年经常项目顺差同比增长17%,资木和金融项口顺差同比上升25%,致使经常项口顺差在国际收支总顺差的比重进一步下降到53%,但仍比较高。经常项目顺差与GDP之比下降至4.8%,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

3、。第三,国际收支不平衡仍然比较严重。2010年我国贸易顺差3054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相当于2005年〜2008年贸易顺羌的总和。外商来华直接投资保持高位,达到1851亿美元。外债规模进一步增加,年末外债余额为7503亿美元(不包描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比上年末增加3378亿美元,增长82%。截止2010年至,外汇储备增加额仍然位于高位,外汇储备规模达到2.8亿美元,相当于2005年的3.5倍多。二、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分析(一)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增强,扩大了经常账户净余额1994年我国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竞争指数首次曲负变正,继而持续

4、增长,2002年为0.0942,表明我国工业制成品逐渐呈现竞争优势。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玩具,服装,鞋等)和低技术产品(如收音机,家电设备等)上具冇较强的竞争力,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使得与世界贸易成员国的贸易趋向口由贸易,欧美国家逐渐取消了对我国进口的配额限制;同吋,我国的一些技术密集型产品也正从比较劣势向比较优势转变。我国贸易竞争优势的提高,促进了出口的増长,导致经常项目顺弟。(二)国内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国际投资呈上升趋势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稳定,经济增长保持着强劲的势头,GDP毎年以高于7%的速度增长,同时,国家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包括改善基础设施,完善相

5、关的法律法规,吸引了大批的国际投资者进入国内进行直接投资。直接投资如果是以实物资源的形式进入我国,自然形成了国内资源,使得我国的生产能力提高,国际经济竞争力上升;如果直接投资以货币形式在周内购买物质资源等进行生产,等同是外国资本在利用我国的资源进行牟利,造成的结果是我国资源的加速消耗,更加增加了我国的出口能力,从而对国际收支顺差带來止面的影响。但是,如果直接投资丁•国内的货币资本从事生产的资源需要从国外进口,则对我国的国际收支具有平衡的效果。证券类投资于上面的分析类似。由于国际资本脱离了实体经济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流动,对一国国际收支平衡的冲击也就可以脱离实际资源的

6、流动,使得资本与金融账户不能够起到为经常账户融资的效果。(三)我国一直存在的“重出口.轻进口”的思想观念的影响由于受传统贸易理论的彩响,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重出口、轻进口的贸易格局。早期重商主义者认为一切进口都会减少本国货币,而货币的减少对本国的经济发展是有害的,对外应该少买或根木不买;同时他们主张鼓励出口,而且认为出口越多越好。晚期重商主义者主张“奖出限入”,保持冇利的贸易顺差,扩大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出口,减少外国产品的进口。贸易乘数理论也认为出口具有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进口则是抵消这种作用的因素,是贸易乘数屮的一个减项因子,因此提倡一国尽可能地去追求贸易顺差

7、。除上述贸易理论的影响外,我国重出口、轻进口贸易格局的形成还受以下两种现实因素的影响:一是上世纪80年代,曲于外汇短缺,我国没冇能力进口一些急需的技术产品和战略资源。当吋采取这种“轻进重出”的政策导向确实是必须的,并且在推动我国经济增长过程屮发挥了巨大作用。二是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基础,决定了国内市场和管理政策的相对封闭,观念上一直认为进口会侵占国内市场,冲击国内产业等等,而出口能够带动国内投资和就业的增加,创造更多的外汇收入。(四)国内企业“走出去”战略尚处于幼稚阶段近年,我国逐渐从单纯地吸引外资,转变为“引进來”与“走出去”并举,鼓励和支持冇比较优势的企业到国

8、外投资。截至2011年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