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隧道监控测量

毕业论文(设计)-隧道监控测量

ID:44428677

大小:558.84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0-22

毕业论文(设计)-隧道监控测量_第1页
毕业论文(设计)-隧道监控测量_第2页
毕业论文(设计)-隧道监控测量_第3页
毕业论文(设计)-隧道监控测量_第4页
毕业论文(设计)-隧道监控测量_第5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设计)-隧道监控测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太原大学建工系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隧道监控量测名:号:20090624133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指导教师:摘要木论文主要内容包括:摘要、关键词、前言、监控量测基本规定、监控量测技术要求、监控量测方法、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及信息反馈、监控量测验收资料。关键词监控量测、必测项目、选测项目、隧道净空变化、拱顶下沉、地表沉降(或隆起)、基准点、测点、测线、底鼓、数码成像。目录0405雒B'J觊離2.1测布置・052.2

2、»^测布置・062.3PW1测布置・063雒量PJ舞083.1监控量测内容083.□■II09

3、09093.6徹外3・3«^3.4i09104嫄融114.1±OSu预胎114.2棚胪軽测•125总吉136跚147鍔嫌141前吞此次实习在吕梁市临县到离石的高速公路隧道监控量测项目部,对隧道初期支护后二次衬砌前对拱顶下沉和对隧道周边收敛值进行监控测量。整理出下沉量和收敛进行分析,如果数值超过允许范围要预警,告知施工方及项目部做出相应对策,做到动态施工。实习期间工作内容主要有1•测点的布置,包括有地标点的布置、拱顶测点布置、周边测点布置;2•各测点测量作业有外业测量和内业计算两部分;3•隧道地质超前预报

4、;4隧道初期支护质量检测。实习论文编制过程屮,查阅了《公路隧道监控量测》的专业技术,以本书为技术性依据展开监控工作。同时分析了实地案例的监控量测有关经验和数据。结合实习期间工程——临离高速,对监控期间所发生问题讨论分析借鉴前辈工作经验,完成监控测量部分论文。地质雷达论文部分是在“地质超前预报报告”“初期支护质量检测报告”两类报告的数据采集、分析结论过程所学到知识。2监控量测各测点布置2.1地表断面及测点布对于浅埋隧道地表沉降测点测量是必须的,地表沉降测点和隧道内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而里程,在开挖前布设。地

5、表测点布置时先挖20cmX20cmX20cm正方体坑。砸入50—60cm长度钢筋段后用混凝土把坑填满。一般条件下,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应按表2.1.1的要求布置。表2.1.1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隧道埋深与开挖宽度纵向测点间距(m)2B

6、断面及测点布置隧道拱顶下沉测点布置可采用1•在立拱架时直接把要悬挂钢挂尺用的钩子焊接在拱架上2.用冲击转打膨胀钩来到挂钢挂尺。监控量测断面按表2.2.1的要求布置。表2.2.1必测项目监控量测断面间距围岩级别断面间距V—VI5—10IV10—30III30—50注:II级围岩视具体情况确定间距。拱顶下沉测点原则上设置在拱顶轴线附近。当隧道跨度较大时,应结合施工方法在拱部增设测点。2.3隧道周边断及测点布置隧道周边测点布置也可采用拱顶测点布置方法布置,周边测点应与拱顶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上,测量断面纵向间距

7、参照表2.3.1,如果开挖方法不同可适当增加测点数。表2.3.1净空变化量测测线数开挖方法一般地段特殊地段全断面法--条水平测线台阶法每台阶一条水平测线每台阶一条水平测线,两条斜测线分部开挖法每分部一条水平测线CD或CRD法上部、双侧壁导坑法左右侧部,每分部一条水平测线,两条斜测线、其余分部一条水平测线图2.3.1(a)拱顶一测点一条周边水平侧线(b)拱顶一侧点两条周边水平侧线(c)CD法每分部一条水平测线,两条斜测线、其余分部一条水平测线(d)CRD双侧壁导坑法左右侧部,每分部一条水平测线,两条斜测线

8、、其余分部一条水平测线3监控量测测量3.1监控量测内容3.1.1监控量测项目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必测项日是隧道工程应进行的日常监控量测项日O具体监控量测项目见表。表3.1.1监控量测必测项目序号监控量测项目常用量测仪器备注1洞内、外观察现场观察、数码相机、罗盘仪2拱顶下沉水准仪、钢挂尺或全站仪3净空变化收敛计、全站仪4地表沉降水准仪、钢钢尺或全站仪隧道浅埋段3.1.2选测项冃是为满足隧道设计与施工的特姝要求进行的监控量测项目。具体监控量测项目按表3.1.2选择。表3.1.2监控量测选测项目序号监控量测

9、项目常用量测仪器1围岩压力压力盒2钢架内力钢筋计、应变计3喷混凝土内力混凝土应变计4二次衬砌内力混凝土应变计、钢筋计5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接触压力压力盒6锚杆轴力钢筋计7围岩内部位移多点位移计8隧底降起水准仪、锢钢尺或全站仪9爆破振动振动传感器、记录仪10孔隙水压力水压计11水量三角堰、流量计12纵向位移多点位移计、全站仪隧道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地质素描及数码成像,必要时应进行物理力学试验。初期支护完成后应进行喷层表面裂缝及其发展、渗水、变形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