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胆囊炎的临床体会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胆囊炎的临床体会

ID:44429550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2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胆囊炎的临床体会_第1页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胆囊炎的临床体会_第2页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胆囊炎的临床体会_第3页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胆囊炎的临床体会_第4页
资源描述: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胆囊炎的临床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胆囊炎的临床体会胆囊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胆囊炎是指胆囊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临床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如发热,右上腹痛和压痛,恶心欲呕,黄疸等;慢性胆囊炎是指:胆囊的慢性迁延性炎症,以右胁下不适或持续钝痛反复发作为临床特点。此病属于中医“胁痛”、“胆胀”、“黄疸”等病范畴。近年来此病发病率很高,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此病,疗效颇佳,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2008年4月〜2009年9月治疗的150例患者中,男性40例,女性110例,年龄30〜72岁之间,经1〜3个疗程治疗后,显效118例,占

2、78.7%;有效23例,占15.3%;效果不明显6例,占4%;无效3例,占2%。2治疗方法基本方:柴胡9g枳壳20g甘草10g白芍20g香附12g川茸12g半夏12g厚朴12g陈皮12g内金12g金钱草30-60g白梅花6g蒲公英20g泽兰20g恶心呕吐甚加旋覆花15g、代赭石30g(先煎);胁痛及胃皖区疼痛明显加元胡15g、川楝了12g>木香15g;右背部、右肩胛部困、胀、痛明显加片姜黄8g;口苦、口十■明显加黄苓12g郁金15g;胃胶返酸加浙贝母15g、乌贼骨15g、黄连5g、吴茱萸3g;若胃胶怕冷则黄连改为5g、吴茱萸改为平素大便

3、稀加苍术18g、炒慧米30g;周身疲倦乏力加党参18g.炒白术15g;黄疸重加茵陈30g.赤芍30g、滑石30g(包煎)、白茅根30g、郁金15g;大便秘结加大黄10g(后下)。3典型病例郝某,女,68岁,农民,小学文化。因“右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发热2天”于2009年3月7上午10时来我门诊求治。患者诉两天前中午因情绪不佳再加食鸡肉蘸糕后突发右上腹剧痛,伴恶心呕吐、发热,遂即就诊于县人民医院,行全腹彩超示:胆囊大小约114.5X38.3mm,壁毛糙,胆总管宽约5.0mm;胆囊重度肿大,急性胆囊炎;iflRT:白细胞,中性粒细胞0.9

4、32;T:39.2°C,按“急性胆囊炎”给予患者静点头抱哌酮钠一口4.0g替硝呼0.4g清开灵20ml治疗五天,患者疼痛好转,但渐出现黄疸;医院建议手术治疗,患者拒绝,故转入我院求治。当时症见:高热持续不退,右上腹轻微疼痛,恶心欲吐,口干渴饮水多,小便短赤,大便秘结,黄疸明显,两天未进食,舌质红,苔黄厚,脉弦滑数。患者属于肝郁气滞,湿热内蕴引起,故给予基本方加旋覆花15g、代赭石30g(先煎)、茵陈30g、赤芍30g、郁金15g、双花20g、连翘20g、滑石30(包煎)、大黄10(后下)、口茅根30g治疗,服三剂后发热退,呕吐止,其余症

5、状好转;故去旋覆花,代赭右加虎杖15g,梔子12g又服五剂后,黄疸明显消退;又守上方五剂后患者无明显不适;为了巩固治疗,守上方做成丸剂每次9g—日三次口服,治疗一个月,患者无不适。4临床体会胆囊炎属于中医“胁痛”、“胆胀”、“黄疸”等病范畴,其胁痛者居多,历代医家对此病论述颇多,女th《古今医鉴•胁痛》:“胁痛者,若因暴怒伤触,悲哀气结,饮食过度,冷热失调,颠仆伤形或痰积流注于血,与血相搏,皆能为痛,治之当以散结顺气,化痰和血为主,平其肝而导其气,则无有不愈矣「《病因脉治•胁痛论》「内伤胁痛之因,……或死血停滞胁肋,或恼怒郁结,肝火攻冲

6、,或肾水不足,……皆成胁肋之痛矣。”笔者认为,此病大多由情志不畅、饮食不节、过食油腻引起;肝主疏泄,喜条达,胆为中清之府,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加之过食油腻,湿热蕴结肝胆,阻滞肝络,肝失条达,不得疏泄,气郁导致血滞,而致胁痛,时伴寒热往来;湿热内蕴,入于血分,瘀阻血脉,胆汁不能循常道而泄利,溢于脉外,充斥肌肤而发黄疸;方中用柴胡入肝胆经,条达肝气,疏肝解郁,配香气颇浓入肝经的香附理气止痛;陈皮、枳壳理气宽中,川茸活血和血,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共同配伍,增强行气疏肝,和血止痛之效;使疏泄不易损伤肝阴;金钱草入肝胆经,清利肝胆湿热皆能退黄疸,

7、公英入肝经,清利湿热而解毒;肝气横逆,脾运失常,胃失和降,故出现胃脫胀满,恶心呕吐症状;用半夏厚朴燥湿健脾,降逆止呕;泽兰通调肝脾,白梅花疏肝和胃,内金运脾消食,诸药配伍后,肝气条达,血脉通畅,湿热得除,胁痛止而诸症去。临床根据症状进行加减,恶心呕吐甚加旋覆花代赭石既增强降逆止呕之效,且旋覆花皆能理气止痛,一举两得;胁痛及胃脫区痛明显加元胡、川楝子、木香入肝脾胃经理气止痛效佳;后背部肩胛部困胀痛明显加片姜黄横行肩臂,通经止痛;胃皖返酸加浙贝、乌贼骨、黄连、吴茱萸既能制酸止痛,又能让吴茱萸将上炎之火下引;若脾虚出现腹泻加苍术、惹米健脾利湿

8、止泻;脾虚也易生湿热,且睥主肌肉四肢,故周身乏力加党参、炒白术补气健脾利湿;黄疸重加茵陈、赤芍、滑石、大黄、茅根,郁金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化痰通络,体现了血活黄易去,痰解黄易散,毒解黄易除之功。总之用本方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