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腹超声对贲门癌的诊断价值

经腹超声对贲门癌的诊断价值

ID:44431753

大小:4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2

经腹超声对贲门癌的诊断价值_第1页
经腹超声对贲门癌的诊断价值_第2页
经腹超声对贲门癌的诊断价值_第3页
经腹超声对贲门癌的诊断价值_第4页
经腹超声对贲门癌的诊断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腹超声对贲门癌的诊断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经腹超声对贲门癌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经腹超声对贲门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可疑贲门癌患者102例进行经腹超声检查,观察贲门区组织结构、肿物部位、浸润深度及范围并测量其厚度,依据病理结果分为贲门癌组和非贲门癌组。结果102例可疑患者中超声共检出贲门癌19例,表现为管壁不均匀增厚,贲门癌组与非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手术及病理结果超声诊断贲门癌的阳性符合率约90.5%o结论经腹超声对贲门癌的诊断和分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关键词]贲门癌;经腹超声[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3)29-0091-02贲门癌是

2、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如何做到早期诊断,己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通过经腹超声对可疑贲门癌患者进行检查,观察贲门区病变,旨在探讨一种经济的、简单易行的、诊断贲门癌的方法,为其进一步确定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0〜2012年就诊于我院的吞咽困难伴上腹隐痛或上腹不适、胸骨后烧灼样疼痛或进食哽咽感的患者,共102例,4例因肥胖腹壁厚及胃肠气体干扰致超声检查失败,年龄41〜72岁,其中男56例,女42例。1.2仪器与方法1.2.1仪器采用飞利浦公司生产的1E-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凸阵探头,频率1〜5MHzo1.

3、2.2方法嘱患者检查前一日晚进清淡饮食,饭后禁食水10h,次H晨空腹进行超声检查。患者取仰卧位,观察贲门区结构探头置于正中线左侧剑突上下,使其方向与人体纵轴呈20。〜35。角,不时地侧动探头使声束指向脊柱略向左上方偏斜,在肝左叶回声的后方、腹主动脉回声前方的夹角中探得食管下段及贲门长轴声像图,然后探头旋转90°,自上而下依次扫查得到横切面图像,观察贲门区组织结构、肿物部位及肿物累及范围并测量其厚度。1.2.3超声对贲门癌浸润深度分期诊断标准[1]S1期:肿瘤区食管外膜强回声线显示连续、平整,食管随呼吸移动良好为外膜未受侵;S2期:外膜强回声线不平整或屮断,食管移动尚可为食管外

4、膜受侵;S3期:肿瘤与邻近脏器组织分界不清,呼吸运动受限或消失为邻近脏器受侵。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x土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2结果2.1贲门癌的二维超声表现山于肿瘤的浸润而不规则增厚,与浆膜层界限模糊,肿块的边缘常不清晰、不规则,黏膜层冋声不光滑或增粗扭曲,管壁增厚、三层结构显示不清,靶环征变小或偏移,呈现为中央较亮而周伟I低回声的非均质的实性团块状回声(图1)。本组21例患者中,17例表现为管壁不均匀增厚,厚约6.8-14.2mm,近端胃小弯不均匀增厚有2例,1例患者由于肥胖、气体干扰超声检查失败,漏诊

5、1例,管壁厚约5mm,局部回声略减低。根据手术或活检病理结果木组102例受检患者,超声诊断贲门癌阳性符合率为90.5%,良性42例,大部分表现为管壁略增厚,管壁厚度约3.9-10.4mm,结构显示尚清晰,部分肌层回声略减低。三组贲门区管壁厚度测值比较见表1。三组间贲门区管壁厚度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贲门癌组与良性病变组病变部位的厚度、良性病变组与正常组贲门区管壁厚度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2.2超声对21例贲门癌浸润深度诊断与手术病理比较本组贲门癌21例中,超声诊断灵敏性S1期50%(2/4),S2期72.7%(8/11),S3期83.3%(5

6、/6),1例(4.8%)超声漏诊,1例肥胖腹壁较厚检查失败,总诊断正确率达71.4%(15/21)0见表2。3讨论在我国消化道肿瘤中胃癌占首位,而贲门癌为以贲门口为中心,周围2.0〜2.5cm的胃癌[2],贲门是仅次于幽门部的胃癌好发部位,占胃癌总发病率的20%左右。吴阶平等[3]研究发现食管癌和胃食管结合部肿瘤发病率明显增加,就诊时约冇一半以上为进展期,手术切除率和生存率与癌浸润深度密切相关。贲门位置固定,周围脏器解剖标志明显,为超声检查贲门癌提供了可靠的条件。经体表超声可清晰显示腹段食管和胸下段食管的一部分,显示范围(3.0±0.7)cm[4],并可灵敏发现增厚的食管壁及

7、早期癌[5]。恶性肿瘤有外生性、浸润性等特点,可表现为局部病变部位呈隆起性或不规则增厚,以食管壁厚度超过4mm作为食管壁增厚的超声诊断标准[6]o本组18例贲门癌患者食管下段、近端胃底、近端小弯管壁均冇不同程度不均匀增厚,约6.8-14.2mm,1例表现为局部隆起性病变,近端食道略扩张。同时管壁的三层结构显示不清,部分患者浆膜层界限模糊,肿块的边缘常不清晰、不规则,黏膜层冋声不光滑或增粗扭曲,靶环征变小或偏移,呈现为中央较亮而周I韦I低回声的非均质的团块状回声。而良性病变管壁增厚程度较轻,侵犯层次较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