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医综合大纲—中医诊断学

考研中医综合大纲—中医诊断学

ID:44432552

大小:4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2

考研中医综合大纲—中医诊断学_第1页
考研中医综合大纲—中医诊断学_第2页
考研中医综合大纲—中医诊断学_第3页
考研中医综合大纲—中医诊断学_第4页
考研中医综合大纲—中医诊断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考研中医综合大纲—中医诊断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考研中医综合大纲一中医诊断学(一)绪论1.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四诊、辨证、辨病、病案书写。2.屮医诊断的基木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3.屮医诊断的基本法则:-整体审察、四诊合参、辨病与辨证相结合。4.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二)望诊1•望诊的概念和原理。2.望神:得神、失神、假神及神乱的表现与临床意义。3.望色:常色和病色的概念,面部的脏腑分属部位,五色的主病,望色十法的内容°4.望形体:强、弱、胖、瘦及常见畸形的表现与临床意义。5.望姿态:常见界常姿态的表现与临床意义。6.望头面五官:头面与发、目、鼻、耳、口与廉,齿龈及咽喉的常

2、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7.望躯体:颈项、胸胁、腹、背部、腰部及四肢的常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望二阴:前阴、后阴的常见杲常表现与临床意义。9.望皮肤:全身皮肤色泽变化及斑疹、白(广咅)、痈、疽、疔、疗等的表现与临床意义。10.望排出物:痰涎、呕吐物、人便、小便等色、质、量变化的内容与临床意义。11•望小儿食指络脉:望食指络脉的方法及常见食指络脉变化的临床意义。12.望舌:舌诊的原理;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舌诊的内容,正常舌象的特征及其生理变异,望舌体(舌神、舌色、舌形、舌态及舌下络脉)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望舌苔(苔质、苔色)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3、舌象分析要点及舌诊的临床意义,危重舌象诊法。(三)闻诊1.听声音:语声、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暧气、太息、喷嚥、呵欠和肠鸣等声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2.嗅气味:病体与病室界常气味的临床意义。(四)问诊1.问诊的一般内容:问一般情况、问生活史、问家族病史、问既往病史、问起病及现在症状。2.问现在症状(1)问寒热:寒、热的基本概念,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來的概念、表现类型及临床意义。(2)问汗表证辨汗:无汗与有汗的产牛•机制及其临床意义。里证辨汗:自汗、盗汗、人汗、战汗、黄汗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局部辨汗: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

4、、阴汗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3)问疼痛问疼痛的性质:胀痛、刺痛、走窜痛、固定痛、冷痛、灼痛、绞痛、隐痛、重痛、疫痛、掣痛和空痛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问疼痛的部位:头痛、胸痛、胁痛、胃胶痛、腹痛、背痛、腰痛、四肢痛和周身疼痛的类型及其表现。(4)问头身胸腹不适:头晕、胸闷、心悸、胁胀、丿猊痞、腹胀、身重、麻木和乏力等症状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5)问耳目:耳鸣、耳聋、目痛、目眩、目昏和雀盲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6)问睡眠:失眠的概念及常见原因,嗜睡的概念及常见原因。(7)问饮食口味口渴与饮水:口不渴、口渴多饮、渴不多饮等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食欲与食量

5、:食欲减退、厌食、多食易饥、饥不欲食、偏嗜食物等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口味:口淡、口苦、口甜、口酸、口咸、口涩和口黏腻的临床意义。⑻问二便人便:人便便次、便质、排便感异常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小便:小便尿量、尿次及排尿感界常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⑼问妇女刀经:刀经异常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带下:带下界常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三)切诊1.脉诊的原理,诊脉的部位和方法。2.正常脉象:正常脉象的特点,胃、神、根的含义及具脉象表现特征,脉象的牛理变异。3.二-1•八脉的脉象特征及其主病。4.相似脉的鉴别,常见相兼脉的主病,真脏脉的概念、特征和临床意义。5.诊妇

6、人脉与小儿脉,脉症的顺逆与从舍,脉诊的临床意义。6.按胸胁、按脫腹、按肌肤、按手足、按脸穴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四)八纲辨证1•阴阳(1)阴证和阳证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⑵阴虚证和阳虚证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3)亡阴证和亡阳证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2.表里(1)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2)表里同病的类型和临床表现。(3)表里出入的概念、临床表现和临床意义。3.寒热⑴寒证和热证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1)寒热转化的临床表现•病理机制。(2)寒热错杂的类型和临床表现。(3)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的临床表现、病理机制及其鉴别。4.

7、虚实⑴虚证和实证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2)虚实转化的临床表现与病理机制。(3)虚证夹杂的类型和临床表现。(4)假实真虚、假虚真实的临床表现、病理机制及其鉴别。(三)病因辨证1.病因辨证的概念、分类及临床意义。2.风淫证候、寒淫证候、暑淫证候、湿淫证候、燥淫证候与火淫证候的概念、临床表现及英证候分析,疫昉证候的概念及特点。3.悄志内伤证候的表现。4.劳伤、食积、虫积、外伤所致证候的表现。(四)气血津液辨证1.气血津液辨证的概念、分类及临床意义。2.气虚证、气陷证、气脱证、气滞证和气逆证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3..血虚证、.血淤(瘀)证、.血热证

8、、血寒证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4.气虚血淤(瘀)证、气滞血淤(瘀)证、气血两虚证、气不摄血证和气随血脱证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5•津液不足证的临床表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