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校本教研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ID:44437875

大小:2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2

校本教研的制约因素及对策_第1页
校本教研的制约因素及对策_第2页
校本教研的制约因素及对策_第3页
校本教研的制约因素及对策_第4页
校本教研的制约因素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校本教研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校本教研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朵什初中曹德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教育思想逐步渗透到了教师的教学当中,许多课堂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参与式教学,活动型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逐步得到实验和推广,学生获得知识和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也在进行着跨越式的转变。随之而来,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也产生了诸多困惑,如:新教材如何上才能有高效率?怎样才能使课堂活起来?怎样处理课堂活动与课堂效果的关系?如何使后进生上课有兴趣,上课听得懂等,此类问题想必每个教师头脑中都会有。这些问题的存在有教材编排方面的

2、原因,最主要的问题在教师身上,新教材的设计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更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传统的教学是教师说学生听,学生围绕教师转,这种做法理念已不适应学生的发展,无论是在专业素质,教学基本功,还是在课堂管理.教学艺术方面对每一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改对学生是机遇,对教师是挑战,如何应对挑战,迎难而上,作一名21世纪的优秀教师,需要我们做的很多,学校组织教师进行校本教研无疑是一条捷径,我校教师在哪方面比较欠缺,就在哪方面安排培训内容。但校本教研在进行中有诸多制约因素。其一:观念问题。尽管校本培训工作

3、各校基本都有安排,但许多教师在观念上认识不清,觉得培训与上课联系不大,没多少必要,抱着只要把成绩抓上去,其他培训与我无关的态度,老教师凭经验,新教师靠精力,部分老教师受传统观念束缚严重,观念上暂时转不过来,课堂上缺乏新的东西,利用多年的教学经验上课,是典型的经验型教师,部分新教师在上课时缺乏技能,尤其是组织课堂,管理课堂能力弱,是典型的“粗放型”教师,课堂无序.效果不佳。利用充沛的精力加强自习上的辅导,这样占用大量学生自学的时间,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这两种工作作风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想在本专业.本学

4、科有一定成就,必须将教学经验.平时学习.课后反思有机结合。天天讲学习.课课有反思,优秀教师=经验+学习+反思。其二:时间问题。新课程改革后许多教师的教法不适应新教材的编排和设计。备课.上课的难度增大了,课前准备工作更加繁忙。平时培训学习安排多,普遍工作压力大,精神压抑.教师活力不足。另外,我校教师结构极不合理,专业教师短缺.年轻教师比例大。全校32位教师中,近两.三年毕业参加工作的占到73.3%.且很多专业不对口,部分教师跨学科授课,如上数学的兼物理.化学,上语文的兼数学.历史.政治,上英语的兼生物。工作时

5、间短的教师教学处于适应期,当务之急是胜任教学,平时的主要精力放在钻研教材,课前准备上,无暇参加学校培训,积极性不高,跨学科教师备课量大、作业量大,也是力不从心。其三:硬件问题尽管我校在校本教研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是效果不明显,主要一个原因在于我校短缺在本学科的教研带头人,校本教研缺乏系统性.程序性和规范性。另外,学校硬件建设不到位,不能从设备上保证校本教研的形式多样化,比如,没有配备数码投影仪,不能直观地演示教学课件,教师的培训只停留在读一读、听一听.记一记上。其四:经费问题学校经费短缺,对教研工作投

6、入几乎为零。在大搞教研的新形势下,无法得到资金支持。走出去“取经”,学习的机会几乎没有,加上学校地处偏远,信息闭塞。广大教师缺乏参加教研的内驱力.得过且过,对校本教研的参与热情不足,严重影响着教研工作的正常开展。针对以上开展校本教研的制约因素,我校切合本校实际,也做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具体做法作以总结,与各校进行交流,以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教研工作始终是学校教学工作充满活力的根本保证,学校从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三抓三促”(即抓师德,促管理;抓教研,促质量;抓落实,促发展)为教研

7、思路,以完善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业务素质为教研目标,开展各种教学研究活动。为了加强教研工作的过程性管理,增强实效,使各项工作得到落实,学校成立了教研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成为第一责任人,并由分管副校长具体负责该项工作,成立了文科、理科.英语、文体四个教研组,负责教研工作的实施.检查.督促。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提高教师的自信心与专业技能。我们知道内因决定外因,工作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没有内驱力。借用一中张昌录主任的一句话:状态大于方法。针对这种情况我校主要加强对教师自信心的提升,专业技能的培养。“变

8、革源与思想,思想来自学习。”通过组织广大教师学习丰富的.前沿的理论知识,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全天向教师开放图书室,报刊.杂志到办公室、办公桌.到人,早上8:15至晚上11:00开放因特网,便于教师在网上查阅资料。学校还从报刊,杂志上选择部分对教学有指导意义的文章组织教师学习.讨论。这样使教师工作有足够的理论支持。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话“教师越是感到忙,越是要多读书,因为书读多了,他的知识丰富了,每次备课时间就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