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病诊断与防治

羊病诊断与防治

ID:44438243

大小:219.36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10-22

羊病诊断与防治_第1页
羊病诊断与防治_第2页
羊病诊断与防治_第3页
羊病诊断与防治_第4页
羊病诊断与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羊病诊断与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羊病诊断与防治细菌和病毒性疾病一、炭疽病原:炭疽杆菌,革兰氏阳性,菌体有荚膜,呈竹节状,自然环境中,呈长键排列,菌体中央可形成卵形芽胞。流行特点:各种家畜,野生动物和人类共患传染病。牛、羊、马最易发,羊常呈急性经过,突然发病,可视粘膜发纟甘,天然孔出血。症状:潜伏期1—5天,长达14天。突然发病,昏迷、摇摆、全身战粟,呼吸困难,可视粘膜发纟出天然孔流出暗红色血液,几分钟到数小时死亡。尸僵不全。病理变化:尸体迅速腐败膨胀,天然孔有凝固不良的煤焦油血流出,黏膜发纟甘,尸僵不全,脾败血,肿大1—2倍,切面黑色。肺弥漫性充血,出血,水肿。肾常有出血性坏死灶,灰白色变性。防治:①、炭疽芽胞皮下

2、接种1毫升。漂白粉消毒。②、炭疽血清:50-120毫升静注,隔一天重复一次。③、青霉素1万单位/公斤,每日3—4次。④、硫酸链霉素:200万单位/头,一日二次,配青霉素注射,体温回到正常后,连续2-3天。⑤、氨苯磺胺:50毫克/公斤内服,每日二次。巴氏杆菌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一种传染病。急性为败血症,慢性皮下结缔组织、关节、内脏器官发生化脓性炎症。绵羊表现为败血症和肺炎。革兰氏阴性。症状:①、最急性:多见哺乳羔羊,突然发病,寒战,呼吸困难,几分钟到几小时死亡。②、急性:体温41—421,咳嗽,鼻常有出血,初期便结,后期腹泻,粪便血水,虚脱死亡。病程2-5天。③、慢性病程3周,病羊消

3、瘦,流脓性鼻液、咳嗽、呼吸困难。颈、胸下发生、水肿、角膜炎、腹泻。衰弱、体温下降死亡。病理变化:①、败血型:皮下、肌肉间、浆膜明显出血。全身淋巴肿大,水肿,咽喉和肠系膜淋巴严重出血和周围组织水肿。咽常发生片状坏死。胸腔黄色渗出物,肺瘀血,水肿,有1厘米大小出血性梗死灶,肝坏死灶。肠出血性炎症。关节炎、心包炎、脑膜炎。②、胸型:纤维素性肺炎,肺中散有大小不等的坏死灶或坏死化脓灶。病程长者常伴有胸膜炎和心包炎。防治:①、高免血清和疫苗,10%漂白粉,10%生石灰消毒。②、氯霉素:20-30毫克/公斤,肌注2-3次。③、青链霉素:3—4万单位/公斤,肌注1日二次。④、土霉素:20毫克/公斤

4、,肌注一日二次,首量40毫克/公斤。⑤、20%磺胺囉唳1支,肌注,每日二次。70-80毫克/公斤。三、布鲁氏菌病:革兰氏阴性球菌,菌属有6种。症状:多数为隐性感染,流产多发生发孕后3—4月。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口渴,阴户有黄色粘液流出。关节炎、睾丸炎。病理变化:①、淋巴结,脾脏、肝脏等网门状类皮系统,发生弥散性,局灶性肉芽组织增生,形成肉芽肿。②、胎儿败血症:皮下出血水肿,浆膜和黏膜出血或出血斑。胎衣水肿,呈黄色胶冻样,覆有纤维蛋白和脓液。③、子宫化脓坏死,粘膜有黄色坏死物或灰色脓汁。公羊睾丸炎、附睾炎,肿大、切开,淡黄色坏死灶。防治:①、试管凝集或平板凝集反应,确定阳性羊淘汰。②、

5、用羊布鲁氏杆菌2号菌或冻干5号苗配种前,1—2月注射。布鲁氏菌19号菌进行绵羊免疫。四.坏死杆菌病:坏死梭菌引起家畜、家禽、野生动物共串传染病。主要侵害口腔、皮肤、皮下组织、消化道黏膜发生坏死。牛羊“腐蹄病”;犊牛、羔羊、仔猪“坏死性口炎”(犊白喉)等。病原:坏死杆菌、革兰氏阴性,厌氧细菌。对4%醋酸敏感。症状:羊侵害蹄部损伤皮肤、韧带和骨骼进行坏死为特征。蹄间、蹄踵和蹄冠皮肤红肿,继而坏死,坏死溃疡,流脓汁。羔羊、齿龈、颊、硬腭、舌及咽喉黏膜、肿胀坏死形成溃疡。内脏形成转移坏死。防治:①、局部:10-20%硫酸铜,5%福尔马林,1%高猛酸钾。涂碘甘油、冰硼散、撒磺胺粉、青霉素。②、

6、12%复方磺胺囉唳,10毫升肌注,一日二次,连用5天。③、土霉素:20毫克/公斤体重,肌注,连用5天。④、硫酸庆大霉素16-32万单位,加VC4毫升,VB1:2毫升,静注,每日二次,连用3-5天。五、羊流产沙门氏菌病原:沙门氏菌,肠杆菌科,阴性小杆菌,以子宫炎和流产为特征。症状:病羊体温40-4VC,厌食、部份羊腹泻,产下活羔,衰弱,常1—7天死亡。病母羊也可流产死亡或无流产死亡。可持续15天左右。病理变化:子宫炎和胎衣滞留,并拌有肠胃炎、肺炎等变化、流产、死胎。羔羊出生后一周死亡,呈败血变化。防治:①、氯霉素:羔羊30-50毫克/公斤体重,分三次口服。成羊10-30毫克/公斤肌注或

7、静注,每日二次。②、硫酸新霉素:10毫克/公斤体重口服,一日2-3次。③、痢特灵:5-10毫克/公斤体重口服,一日2-3次。④、复方新诺明70毫克/公斤肌注,4-7天。⑤、丁胺卡那霉素:10毫克/公斤,3—4天。六、羔羊大肠杆菌:病原:大肠杆菌,阴性,引起腹泻与羔羊白痢。症状:分为败血型和肠型(下痢型)。败血型:常发于2-6周龄羔羊,有神经症状,四肢关节肿胀疼痛,一天左右死亡。肠型多发于2—8周羔羊,表现腹痛、腹泻、严重脱水,不能起立,不及时治疗,三天内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