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河镇环境建设规划

沅河镇环境建设规划

ID:44438732

大小:232.27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9-10-22

沅河镇环境建设规划_第1页
沅河镇环境建设规划_第2页
沅河镇环境建设规划_第3页
沅河镇环境建设规划_第4页
沅河镇环境建设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沅河镇环境建设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总论1.1、任务的由来1.2、编制依据1.3、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1.4、规划时限1.5、规划重点1.6、技术路线第二章基本概况2.1、自然地理状况2.2、经济、社会状况第三章现状调查与评价3.1、地表水现状3.2、大气质量3.3、声环境现状3.4、生态环境现状3.5、污染源现状3.6、存在的问题第四章规划目标3.1、总体目标4.2、环境保护建设规划第五章环境功能区划4.1、区划原则5.2、区划方法5.3、区划类型第六章生态建设规划5.1、指导思想和原则6.2、生态农业体系建设规划6.3、生态林业体系建设规划6.4、生态工业体系建设规划第

2、七章可达性分析第八章实施保障8.1、资金概算8.2、保障措施第一章总论1.1任务的由来制定生态镇是搞好小城镇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环境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发展经济、改善环境、促进生态、实现经济社会“双赢”,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地区品位及其生态文明水平,造福当代,荫及子孙的宏伟工程,是实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落实十七大上提出的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为此,沅河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创建生态镇工作,牢固确立“生态立镇”的战略部署。全镇基本形成了“党政领导、部门分工、环保监管、企业治理、社会监督、公众参与”的创管机制。为做到

3、在规范中发展提高,沅河镇迫切需要编制环境保护规划。同时,加强环境保护规划,不仅是贯彻和落实“两型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全镇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一)加强环境保护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明发展道路”。(二)加强环境保护是促进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经过多年努力,我镇生态环境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环境、资源问题仍然突出。如果不从根本上转变经

4、济增长方式,必然带来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总量的剧增,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规划,有利于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布局的优化;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永续利用,从根本上整合和优化配置有限的环境资源,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使经济社会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三)加强环境保护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迫切要求。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意识不断增加,对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和生产环境的质量要求明显增强;公众呼唤清新的空气和高质量的饮用水,对无污染、不污染的绿色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环境规划的制定,有利于促进生

5、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转变,促使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和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人民环境,并为子孙后代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永续利用的资源与环境。(四)加强环境保护是增强全镇综合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越好,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凝聚力就越强。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根据我镇自然、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现状,本规划注重与全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相衔接,积极借鉴兄弟单位环境规划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制定我镇经济与环境协调

6、统一的生态战略。1.2编制依据1.2.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2.2国家有关水、气、固体废物、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2.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2.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2.5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1.2.6洪江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1.2.7洪江市生态市建设规划1.2.8洪江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1.3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1.3.1指导思想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中心,以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为目标,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努力解决小城镇

7、建设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力争以生态的不断优美促进经济的不断发展,以经济的不断发展确保生态的不断优美;坚持以人为本,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加强城镇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改善城镇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建设生态示范镇与当地产业优势,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协调发展。1.3.2规划原则1.3.2.1坚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城镇建设、社会事业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1.3.2.2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针对小城镇所处的特殊地

8、理位置、环境特征、功能定位正确处理当地的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合理确定小城镇产业结构和发展规划。1.3.2.3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