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发酵工程与食品加工》教案

《第一节发酵工程与食品加工》教案

ID:44440960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2

《第一节发酵工程与食品加工》教案_第1页
《第一节发酵工程与食品加工》教案_第2页
《第一节发酵工程与食品加工》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第一节发酵工程与食品加工》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节发酵工程与食品加工》教案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发酵与食品生产。2、从比较大的视角——发酵工程史话引入,然后探秘发酵过程,再举例说出发酵与食品生产的关系。3、关注与微生物发酵有关的社会问题等。教学重难点:通过了解发酵工程发展的历史,体验科学、技术、社会三者间的关系;说出微生物发酵生产的基本过程。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引入新课。师:同学们在初中时学习过微生物发酵与食品,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接触到许多发酵食品,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哪些食品是由微生物发酵生产的?相应的发酵种类是什么?生:酸奶、泡菜,它们都是乳酸发酵。师:很好!还有其他食品吗?想一想,我们每天吃的主食

2、有通过发酵制作的吗?生:馒头、面包。师:对,实际上,我们经常食用的许多食品,以及使用的一些药品,它们的生产过程都离不开微生物发酵。那么,微生物发酵是如何发展起來的?其生产过程怎样?它还可应用在哪些方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解答这些问题。2、新课——发酵工程史话的学习。师:现在人们能够利用微生物发酵来大规模地生产食品、药品等许多产品,那么,人们今天的成绩是如何一步步取得的呢?下面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问题:发酵工程史话。首先,请大家阅读教材发酵工程史话标题下的第一自然段。从这段文字的叙述中,能够看出,人类的祖先很早就会在不知微生物发酵原理的情况下,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來生产多种产品,

3、这个方面还有我们中华民族的贡献。由此可见,发酵技术是从生产实践中一步步产生的。师:下面请同学们继续阅读第二自然段。第二白然段的核心内容是,随着两位科学家研究出发酵现象的本质和人们对微生物的认识不断深入后,诞生了传统的发酵工业。这充分说明了发酵技术需要基础科学研究的指导,即科学研允促进了技术的发展。师:好,请大家继续阅读后四个自然段的内容。从中能够看出,发酵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从传统的发酵工业到现代发酵工业,再到微生物工程,它不仅成为生物技术产业的重要支柱,而且和基因工程技术的结合使它如虎添翼。由此看來,生物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技术,同时科学技术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

4、过程。3、新课——发酵生产过程探秘。师:在很多家庭的日常生活屮,味精是不可缺少的调味品,那么,你知道它的化学成分是什么吗?生:谷氨酸钠。师:对!有人认为食用味精对人体有毒害作用,从生物学的角度,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生:味精是谷氨酸的一种钠盐,食用后在体内能分解成谷氨酸,而谷氨酸是人体的一种必需氨基酸,所以食用味精对人体不会有毒害作用。师:非常好!适当添加味精对人体无害,且能增添菜肴的鲜味。我国已成为国际上味精生产大国,年产约6.5X105to你想知道味精是怎样在现代化的工厂屮生产出来的吗?请大家阅读教材。现代发酵工业的生产过程非常复杂,为避繁就简,突出主干,教科书用流程图

5、来展示发酵的基本过程。为便于同学们的理解,我们以味精生产为例,来探秘它的发酵生产过程。味精生产的第一步是选育出能产生谷氨酸的细菌菌种,如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等。这些细菌先是从自然界中分离出來的,再用诱变、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处理,便可得到高产的菌种。由于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是细菌,其同化作用类型是界养型的,所以要大量培养这些细菌,就需根据细菌的代谢特点配制相应的培养基。培养基如何配制可参看教科书中关于配制培养基的解释。由于生产中要采用单一菌种发酵,整个发酵过程不能混入其他微生物(杂菌),所以生产味精的培养基和发酵设备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并进行无菌操作。在味精

6、生产过程中,由于发酵罐的体积很大,需要的菌种(种子)量就多。为提高发酵罐屮的发酵效率,缩短生产时间,要把谷氨酸棒状杆菌或黄色短杆菌的菌种,经过培养,达到一定数量后,才能接入到发酵罐中,即要先经过扩大培养后再接种。当谷氨酸棒状杆菌或黄色短杆菌的菌种接入发酵罐后,这些细菌就会利用罐内培养基屮的营养物质大量繁殖,同时产生人量的谷氨酸。为使发酵过程处于最佳状态,现代化的味精生产企业,其发酵罐均有计算机控制系统,能对发酵过程屮的各种条件严格控制,以大幅度地提高生产率。需要说明的是,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均是好氧菌,因此,发酵过程中要不断地通入无菌空气,以满足它们生长繁殖的需要。

7、在温度为30〜37°C、pH为7〜8的条件下,经28〜32h,发酵罐内的培养液屮就会生成大量的谷氨酸,随后,将谷氨酸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来,用适量的Na2C03溶液中和(形成谷氨酸钠结晶)后,再经过过滤、浓缩、离心分离等步骤,便成了味精。这便是味精生产的最后一步,即分离、提纯产物,获得产品。4、新课——发酵与食品生产。师:正因为人们对微生物发酵生产的过程研究得非常透彻,所以现在我们能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來生产多种产品。请大家翻到教科书P77,看讨论专栏,4个同学一组來完成这个讨论。师:哪个小组愿意把自己讨论的结果和大家交流?生:馒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