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老师”》教案2

《人类的“老师”》教案2

ID:44441328

大小:72.6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2

《人类的“老师”》教案2_第1页
《人类的“老师”》教案2_第2页
《人类的“老师”》教案2_第3页
《人类的“老师”》教案2_第4页
《人类的“老师”》教案2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类的“老师”》教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类的“老师”》教案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读课文,运用抓重点词语的方法概括3、4、5段的段意,理清文章脉络,进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新词。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过程与方法学习本课“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和详略得当的写法,并运用到课后的“小练笔”中。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初步了解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爱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白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1.通过读课文,运用抓重点词语的方法概括3、4、5段的段意,理清文章脉络,进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初步了解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爱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Z情。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介绍课外搜集的资料,将此篇课文作为一个窗口,引向课外阅读,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対科学的热爱之情。2.学习本课详略得当的写法,并运用到课后的“小练笔”中教学方法读写结合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将课文读熟练,真正做到正确流利。搜集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动画展示:一艘潜艇在大海忽上忽下浮动。1.过渡:人类怎么会想到能让潜艇在水屮上下浮动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到第7课屮寻找

3、答案。2.板书课题:人类的“老师”,齐读课题。3.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教师确定重点问题:人类的老师是谁?为什么说他们是人类的老师?二、学习新课(一)反馈解疑,理清思路,指导分段。1.理清思路,指导分段。(1)读了课文,你知道谁是人类的老师?课文中都介绍了哪些人类的“老师”?科学家们都从他们身上得到了哪些启示?分别在哪段里?课件出示:(1、2)段鱼儿一一发明了潜水艇(3)段鸟儿蜻蜓苍蝇蚊子蜜蜂一一发明并改进飞机性能(4段)鲸一一改进了船体,提高速度(5段)鸡蛋一一轻便、省料的建筑(6段)袋鼠贝壳一一越野汽车、坦克(2)你能根据这些“老师”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吗?(可以同位讨论)分段、

4、概括段落大意。2.指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1)同学们请结合段意想一想课文分别从哪些方面介绍了人类向动物学习的例子?(飞行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自然界的种种生物是人类的“老师”。)从飞行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等几个方面。说明了自然界的种种生物是人类的“老师”。(2)谁能把这两个问题连起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课文重点介绍了人类在飞行设计、轮船设汁、建筑设计等方面向动物学习的几个例子,具体说明了自然界的种种生物是人类的“老师”。)3.总结概插主要内容的方法。以后遇到从几个方面介绍事物的课文时,我们就可以先弄清课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再弄清说明了什么,然后连起来

5、就可以概括课文内容了。(二)品读感悟一一重点突破,语意兼得重点学习,总结方法。(引导学生学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学生说哪段就以哪段为例,总结学习方法。这里仅以第三段为例总结方法)过渡:为什么说这些动物是人类的老师呢?下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探讨。1•请你们一边默读3自然段一边思考,人类为什么会从这些动物身上受到启发?受到启发之后是怎么做的?把相关语句标出来,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出示读书方法:一边默读3自然段一边思考,人类为什么会从这些动物身上受到启发?受到启发之后是怎么做的?把相关语句标出来。指名交流人类为什么会从这些动物身上受到启发?受到启发之后是怎么做的?课件出示:因为,所以科学家,

6、发明或(改进)了0请同学们按照这样的句式练习说说。2.指名汇报最感兴趣的例子一一研究鸟类E行的原理,发明了飞机:出示:人类自古就想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1)指名交流(2)指导朗读。(3)总结:是啊,人类有了梦想,就积极地向自然学习,寻求解决的方法,最后终于发明了飞机,为科技进步作出了贡献。可见鸟儿就是(指课题)一一(读题课题)1.指名汇报最感兴趣的例子一一研究蜻蜓的翅膀,解决了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30年以后,人类在飞机上遇到了什么难题,乂是怎么向动物学习寻求解决方法的呢?出示课件:30年以后,由于飞机速度的不断提高

7、,经常发生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祸。过了好久好久,人类才从蜻蜓那里找到了防止这类事故的方法。原來,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关键所在。要是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现在,飞机设计师吸取了这一教训,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的飞行特点,造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1)指名按上面的句式交流(2)指导朗读。(3)教师小结:每只蜡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翅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