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梭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保护【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摩梭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保护【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ID:444447

大小:108.18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7-08-02

摩梭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保护【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1页
摩梭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保护【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2页
摩梭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保护【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3页
摩梭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保护【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4页
摩梭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保护【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摩梭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保护【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旅游管理摩梭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保护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当代经济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给民族地区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在市场经济新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加深文化对经济的参与度,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将民族文化资源转化成经济资源,取得文化与经济的双赢是旅游研究中的一大重点。在人类历史上,由于民族战争、民族压迫等的广泛存在,一些少数民族与一些大民族分别居住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相互间缺乏认识。如今,很多民族间实现了平等,消除了歧视,所以,民族聚居地对人们产生了越来越大的旅游吸引力。生活在泸沽湖附近的摩梭族因其特殊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吸

2、引了很多目光,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少。该地区旅游文化资源丰富而文化产业贫乏。泸沽湖景区分属四川和云南两省管辖,由于实施的政策和开发力度不同等原因,东西两岸的发展差距较大,四川方面相对比较落后。现代的商品经济已经无可避免的冲击了摩梭母系文化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基于这种背景,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结合点才是民俗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正是摩梭族神秘的文化吸引了异族人们的探索和旅游,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促进彼此间了解,消除隔阂和偏见的作用,有利于实现各民族间的友好团结、交流和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创新和保护。使部分濒临消亡的民族文化得以复兴。对此的深入研

3、究也是为了这部分的旅游资源能够在现代经济的大潮中传承和发展,成为少数民族等欠发达地区发展旅游业的资源,对于刺激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进步,缩小东西差距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此外,也可尽量避免在旅游中引发民族矛盾,导致民族文化变味。再者,族旅游的开发有利于唤起该民族的民族意识,引起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摩梭族独一无二的以母系文化为主的家庭形态、走婚习俗等都是很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对于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有深远的意义。一、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

4、研究目标:通过对摩梭族的文化、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的研究,使摩梭族的传统文化旅游资源不是被动的成为保护对象,而是,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的开发利用,使之成为有价值的资源并能反过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开发与保护相协调。主要内容(提纲):一、引言二、民俗文化旅游概述(一)民俗旅游资源的概念及特征(二)民俗旅游资源的分类(三)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五种模式(四)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两大原则三、摩梭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简介(一)摩梭服饰与歌舞(二)摩梭民居和湖上交通工具(三)摩梭的母系大家庭以及走婚习俗(四)摩梭人三大典礼(五)各种宗教信仰与宗教仪式(六)摩梭地方特色餐饮四、摩梭民俗文化旅

5、游资源的开发(一)摩梭服饰与歌舞的开发(二)摩梭民居和交通的开发(三)摩梭婚俗和宗教的开发(四)摩梭饮食的开发五、摩梭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分析(一)摩梭民俗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六、关于摩梭地区民俗文化的保护(一)摩梭文化保护的意义(二)如何保护和发展摩梭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一、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本文通过对各种资料的查勘、收集和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提取,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另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介绍摩梭地区旅游文化资源,探索对该地区以及类似的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开发与保护,发挥旅游业最大的影响力,从而促进当地

6、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发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报告,查阅大量数据资料后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问题并提出策略方案。四、参考文献[1]肖雪.四川泸沽湖景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9):8237-8239.[2]肖雪,赫正芬.对四川泸沽湖景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12,80-82.[3]邢耀匀,夏铸九,戴俭.泸沽湖摩梭母系家屋聚落的保存与旅游开发[G].建筑学报,2007,11,76-78.[4]孙国学.基于旅游开发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经济问题探索.2010,第3期,166-16

7、9.[5]熊晓波,赵景柱,刘昕,严岩.旅游开放度对摩梭文化的影响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第5期,第18卷,194-199.[6]唐瑞.民族旅游中的民俗文化变迁——以泸沽湖的摩梭文化为例[J].新西部,2008,16期,131-132.[7]唐政平.从摩梭人的婚姻制度看现代文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J].传承,2010,第3期,140-141.[8]彭德远.文化、生态和经济的和谐发展研究——泸沽湖旅游业的发展选择[J].经济问题探索,2007,第8期,169-172.[9]和自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