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语文期中

初三上语文期中

ID:44461983

大小:87.0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2

初三上语文期中_第1页
初三上语文期中_第2页
初三上语文期中_第3页
初三上语文期中_第4页
初三上语文期中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三上语文期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吴忠一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秋水》这篇寓言告诉我们O《一厘米》是毕淑敏的作品,文章围绕展开故事情节,其中的关键就是《捕蛇者说》的作者是唐代的文学家O文章通过蒋氏三代宁肯冒死捕蛇也不愿受苛政之害的事情,揭露了,表达(温馨提示:本试卷试题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另设卷面分3分,共了。计103分。)③纵横荡⑥坦荡如—(0.5x4=2分)人物:评价题号—•二三合计得分(-)(二)(三)作文卷面一、积累与运用。(总计31分)1、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0.5x6=3分)①—疾忌医②—苗助长④直—了当⑤—

2、思苦想2、解释下列词语屮加点字的意思。①君子固穷()②旁逸斜岀(③够而木舍()④潜滋暗长(3、就写填空。(1x12=12分)(1)河伯欣然自喜,(2)烟笼寒水月笼沙,(3),归雁入胡天。5、有些文学人物评论,虽片语只言,却能形象地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巧妙地表现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请参照示例,从下面的人物形象中任选一位写一则简短评价。(2分)孔乙己陶影孙悟空愚公如:诸葛亮——忠诚的典范,智慧的化身。(4)无可奈何花落去,6、观察下面这幅漫I田i,按要求答题。①请给下列漫画加一个标题。(1分)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漫画内容。(3分)(5),东风

3、无力百花残。(6),何似在人间。(7)《泊秦淮》屮作者运用曲笔讽刺那些终H醉生梦死、不关心国事的人的诗句是,(8)有一种品质叫无私,有一种情感叫无悔,把它化作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那便是:,。(9)苏轼的《水调歌头》中表达作者美好祝愿的句子是,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0.5x8二4分)《白杨礼赞》采用的写作手法,“礼赞”的含义是O7、从备选的六句话屮选岀三句,分别填在下而语段中的括号里,使表达连贯完整。(只填序号)(3分)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休养。()()()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①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②那

4、儿的景色真美!③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④六和塔在钱塘江边静静地矗立着。④帆景点点的江面上列波粼粼,⑥江面上帆景点点,列波粼粼&请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句话屮的一处语病。(1分)“5・18海峡文化精品展”展出了寿山石、脱胎漆器、漆画等数十件,展示了福州的文化特色。二、阅读理解。(总计39分)(-)文言文阅读。(18分)9、请给下列文言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0.5x2二1分)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其如土石何10>解释加点的词语。(1x4=4分)(1)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2)君将哀而生之乎。()(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4)年且九

5、十。()11、翻译句子。(2x3=6分)(1)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1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大漠孤烟直,t河落日圆”所展现的画面。(2分)13、你如何理解《愚公移山》中,“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2分)14、孔乙己的出现总能引来众人的笑声,使“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甚至孔乙己被打折了腿,只能“坐着用这手慢慢走”,旁人述在说笑。他们为什么笑?这反映了当时人们怎样的心理?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3分)(二)课外阅读1。(10分)生活中需要思索①记得伟大的革

6、命导师马克思的座右铭是“思考一切”,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中需要思索。②翻开中外五千年的历史冊i卷,不难发现,大凡有过卓越成就的人,都与“思索”结有不解之缘。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牛顿提出了天体运动方面的定律之后,经过自己反复思索和实验,终丁发现了震惊世界科坛的“狭义相对论”。爱迪生在实验灯泡的过程中,经受了几万次试验的失败,终丁,他成功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成功就是思索的结果。不能想象,他在其中任何一次失败之后,停止了思索,而最终能够制成电灯来造福人类。可见,思索是何等的重要。凡事思索了再做,做起来就会比较得心应手。这种例子是不胜枚举的

7、。③那么,青年面对牛活是否也要注重思索呢?答案也应当是肯定的。④青春是短暂的,但它却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青年时期,一个人要审慎地思索人生的意义,探索生活的道路。走好这一步,在人的一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这一点来说,青年更需要思索。了解⑤盤曲鮭代徵般‘驢加不甚④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失去思索的生活是平丿甫的、僵化的生活。思索,不是胜利的附庸,而是成功的前奏。它能驱散意识小的迷雾,融化灵魂11的冰霜,把人引向无比幸福的明天。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O(1分)2、文段⑵中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论据有①①(3分)3、为什么说“青年更

8、需要思索”?(请结合文段内容简要回答)(2分)4、请你再举一个实例來证明“大凡有过卓越成就的人,都与“思索”结有不解之缘”。(请简要回答)(2分)5、请说说本文标题的作用。(1分)(三)课外阅读2。(11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