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专题4.2 种群数量的变化练习(基础版)新人教版必修3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专题4.2 种群数量的变化练习(基础版)新人教版必修3

ID:44474846

大小:27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2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专题4.2 种群数量的变化练习(基础版)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专题4.2 种群数量的变化练习(基础版)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专题4.2 种群数量的变化练习(基础版)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专题4.2 种群数量的变化练习(基础版)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专题4.2 种群数量的变化练习(基础版)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专题4.2 种群数量的变化练习(基础版)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4.2种群数量的变化1.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只能采用标志重捕法B.研究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发展趋势C.增加迁入率、降低迁出率可增加该种群的K值D.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答案】B2.如图表示某种兔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种群的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记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50只,标志的10只。则下列数字最接近K值的是()A.250只B.300只C.500只D.600只【答案】C【解析】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2、:第3年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种群的数量为K/2。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种群的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记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50只,标志的10只,则其种群的数量约为50×50÷10=250只,即K/2=250只,所以K=500只,C正确,A、B、D均错误。3.俗话说“一公一母,一年二百五”,说明家鼠种群的自然增长率高,一只母家鼠一年最多怀8次胎,每胎最多15-16只幼仔。下列有关家鼠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增长率高的原因只有每次产仔数多和每年生殖次数多7B.自然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增加起始呈加速增长,K/2后

3、稳定增长C.欲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将室内地面硬化比安放捕鼠夹能更有效控制鼠害D.若采用安放捕鼠夹的捕杀方法控制鼠害,在K/2时捕杀效果最好【答案】C4.东方田鼠种群迁入新环境后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最接近K值的点为()A.①B.②C.③D.④【答案】D【解析】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题图是东方田鼠种群迁入新环境后的数量变化曲线,分析可知,最接近新环境所能容纳的种群最大数量即K值的点为④,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5.下列关于生物学研究与使用方法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调査东亚飞蝗的种群密

4、度——荧光染料标记法B.林德曼发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调査和系统分析的方法C.调査恒定容器内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建构物理模型法D.温特研究胚芽鞘的弯曲生长——同位素标记法【答案】B【解析】调査东亚飞蝗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标志重捕法,A项错误;林德曼采用调査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发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B项正确;调査恒定容器内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可用坐标曲线表示不同时间酵母菌的数量变化,属于数学模型,C项错误;温特用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和未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进行对照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促进了尖端下部的生长,没有

5、采用同位素标记法,D项错误。6.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7A.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估算法B.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的数量变化起决定作用C.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D.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种群数量特征,性别比例会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答案】A7.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在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中放入活酵母菌若干,抽样镜检,视野如图甲所示(图中小黑点代表酵母菌)。将容器放在适宜温度下恒温培养5小时后,稀释100倍,再抽样镜检,视野如图乙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先向

6、计数室滴入稀释液,后盖盖玻片B.培养时,要定期向试管中添加培养液C.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数量已经达到K值D.在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应将容器轻轻振荡几次【答案】D【解析】血细胞计数板在使用时,应先盖盖玻片,在盖玻片边缘滴加培养液,让培养液渗入计数室,A项错误;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不应定期向试管中添加培养液,B项错误;根据镜检结果,无法判断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数量已经达到K值,C项错误;在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应将容器轻轻振荡几次,以使酵母菌分布均匀,D项正确。8.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数量的变化主

7、要由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影响B.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下降等C.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是“J”型曲线7D.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答案】C9.如图表示在一个10mL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关于酵母细胞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50h后细胞不可能再增殖B.培养50h内不存在环境阻力C.大约培养32h时,增长速率最大D.K值约为120个【答案】C【解析】培养50h后酵母细胞数量保持相对稳定,是出生与死亡个体数相等,不是不再增殖,A项错误;在30h后种群增长减慢,表明存

8、在环境阻力,B项错误;大约培养32h时,酵母细胞数量达到K/2,此时增长速率最大,C项正确;据图可知,该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的K值约为12×1000×10=120000个,D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