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2.5苏轼词两首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20190716145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2.5苏轼词两首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20190716145

ID:44480565

大小:1.96 M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2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2.5苏轼词两首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20190716145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2.5苏轼词两首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20190716145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2.5苏轼词两首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20190716145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2.5苏轼词两首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20190716145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2.5苏轼词两首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2019071614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轼词两首基础积累运用 限时:15分钟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穿:直指B.一尊还酹江月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C.何妨吟啸且徐行徐:缓慢D.一蓑烟雨任平生任:担负答案 D解析 任:听任,任凭。2.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何妨吟啸且徐行A.若属皆且为所虏B.磐石方且厚C.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D.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答案 B解析 B项与例句都是连词,表并列。A项,副词,将要。C项,副词,将近。D项,副词,尚且,还。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2、(  )A.回首向来萧瑟处B.千古风流人物C.多情应笑我D.同行皆狼狈答案 D解析 D项,“狼狈”古今义均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A项,古义,刚才;今义,从来,一向。B项,古义,杰出的;今义,有功绩而有文采的、英俊的;有才学而不拘礼法;跟男女情爱有关;轻浮放荡。C项,古义,多愁善感;今义,重感情(多指重爱情)。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段在词中又叫“片”或“阕”。一首词的上下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B.词,每首皆有调名,称词调(词牌)。每调的片数、句数、字数、用韵

3、、字的平仄,都有一定的格式,即“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C.豪放派是宋词的一个流派,其主要内容不仅描写花间月下,而且更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4-D.苏轼,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答案 D解析 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之首”为韩愈。5.下列对《定风波》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开篇突兀而起,“莫听穿林打叶声”,作者从正面写雨,一个“打”字,证明雨下得很大,首句就给读者营构了一个突然而至的不利环境。B.“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

4、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C.“一蓑烟雨任平生”,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D.“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置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答案 A解析 作者没有“正面写雨”,而是侧面写雨打在树叶上的声音。名句名篇默写 限时:3分钟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1)《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表现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      ,      。”(2)《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轻松从容大败曹军的

5、诗句是:“      ,      。”(3)苏轼的《定风波》中“      ”一句写雨滴打在竹林上发出响声不要感到扫兴,如果把它当作美妙的音乐来欣赏,就“      ”了。答案 (1)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2)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3)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类文提优阅读  限时:20分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7~8题。(9分)南乡子①苏轼晚景落琼杯,照眼云山翠作堆。认得岷峨春雪浪,初来,万顷蒲萄②涨渌醅。春雨暗阳台,乱洒歌楼湿粉腮。一阵东风来卷地,吹回,落照江天一半开。[注] ①这首词作于元丰四年,词人因揭露新法弊端被贬至黄州。②蒲萄:即“葡萄”,-

6、4-喻江水澄澈碧绿。7.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南乡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琼杯,玉制的酒杯,亦用以美称酒杯。B.“岷峨”指四川岷山、峨眉山,苏轼常常在诗词中用“岷峨”代指家乡。C.下阕前两句“暗”和“乱”两字写山上春雨忽至,营造了悲凉清冷的氛围。D.下阕后三句描写骤雨复晴的景色,东风吹散云雨,落日的余晖染红了半边天。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C项,“暗”“乱”两字突出了春雨飘忽不定、倏来倏往的特征,并未营造悲凉清冷的氛围。8.本词上阕写景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答:  答案 ①实写落日美景倒映在

7、酒杯里,青山绿树把杯中美酒都染绿了。②虚写杯中琼浆是岷山、峨眉山积雪融化而来,万顷的江水正像那未过滤的酒。③虚实结合,想象奇特,扩展了时空,表现了词人的思乡之情与旷达胸怀。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要求赏析“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作答时,要结合词句分析“虚”“实”各自的内容及效果,最后指出词句运用此种手法所表达的情感。上阕写词人看到的黄昏景致。“晚景落琼杯,照眼云山翠作堆”用夸张的手法写出水天一色的景致,是实写。“认得岷峨春雪浪,初来,万顷蒲萄涨渌醅”句,词人觉得杯中琼浆是由岷山与峨眉山上的雪融化而来的,是虚写。虚写部分的想象十分奇特,营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