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开题报告】

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开题报告】

ID:444885

大小:37.6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08-02

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开题报告】_第1页
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开题报告】_第2页
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开题报告】_第3页
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开题报告】_第4页
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旅游管理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一)背景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开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了。旅游业作为一种发展地方经济的手段,被大力倡导。1983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旅游组织。1986年,旅游业被国务院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1998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确定把信息业﹑房地产业﹑旅游业作为心得经济增长点。2000年,我国政府首次提出将我国建设为“世界旅游强国”的宏伟战略目标,并把旅游业定性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然而,中华民族秀

2、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同样为发展民族旅游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我国广裘的中西部地区居着近2/3的少数民族人口,他们大多生活在山地﹑丘陵﹑高原﹑牧区﹑祖国边陲以及高寒地带。由于历史原因以及自然条件的约束,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与此同时,在地域辽阔的少数民族地区却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异彩纷呈的风土人情﹑古老浓郁的民族文化,赋予了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以巨大的生命力,旅游已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二)研究的意义1、能充分利用民族区域的自然和社会资源,调整优化产业结

3、构。在开发旅游之前,许多地区在传统农业占据着重要地位的同时,重在开采矿藏、林木资源和发展被发达地区所淘汰的污染行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资源毁灭性开发与环境破坏,给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严重障碍。随着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加强,发展旅游来逐渐取代这些夕阳产业就成为很多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旅游业的兴起又为当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了经济替代支持,为实现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契机。2、脱贫治富,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5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一般处在经济比较落后的边际地理区域,由于历史、交通、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原因,经济发展比较

4、缓慢,尤其在一些自然条件恶劣、资源匾乏的地区,发展经济更是难上加难。而利用本地区固有的民族风情资源去发展旅游,进而去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则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脱贫致富的方法。3、促进当地民族社会进步,提高文明程度。大量国内外游客的来访,为民族地区带来大量各种各样的信息量,开展旅游的民族社区的居民将获得和外界游客交往的大量机会,因而有效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开放。由旅游引起的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增多必将提高民族群众对基本素质的重视,也是有效普及普通话和学习英语交流的有效手段,有利于提升旅游区少数民族的综合素质。在民族旅游过程中,各民族文化

5、不可避免地要接触、碰撞,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涵化、同化问题,在大量接待国内外旅游客来访的同时,旅游目的地民族文化面临着蜕化和改变的威胁与挑战,可能使其民族文化过度商业化、商品化,盲目最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过度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充分认识到其严重性和危害性,同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和应对,将影响降至最低程度。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一)研究目标民族旅游开发以丰富的现存文化资源为基础,是一种低耗高效型的新型文化经济开发模式,因此,许多民族地区纷纷开发以展示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风情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旅游,较快地实现了脱贫致富。正

6、如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民族旅游在给当地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当地以宗教、哲学、道德、民族心理、传统习俗等为基本要素而构成的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作用。此项研究旨在通过“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生态旅游”的指导思想,以具有一定生态环境意义的自然区域或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对象,以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环境为宗旨,在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现状、趋势的基础上,运用法制建设、社区参与和文化传承等多种方式,寻求旅游业发展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的和谐共赢。(二)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一.民族旅游发展背景和意义(一

7、)民族旅游发展背景(二)研究意义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一)国内研究趋势(二)国外研究现状5三.民族旅游须加强民族文化保护(一)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消极影响(二)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三)民族文化保护的方法四.民族旅游开发与保护策略——社区参与(一)社区参与民族旅游开发(二)社区参与存在的问题(三)社区参与的具体策略五.民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一)牢固树立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二)合理开发民族旅游资源(三)不断探索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六.结语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一)研究方法和手段:

8、本项研究将以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为指导,综合采用了文献搜索法、现场调查法、比较分析法以及综合分析评价法等多种方法。在进行一个民族或者地区的民族旅游资源研究时,首先采用最传统的文献搜索法查阅相关的文献,包括各类古籍文献,尤其是民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