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创新不足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创新不足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ID:44493053

大小:3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2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创新不足的原因及对策分析_第1页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创新不足的原因及对策分析_第2页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创新不足的原因及对策分析_第3页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创新不足的原因及对策分析_第4页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创新不足的原因及对策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创新不足的原因及对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创新不足的原因及对策分析目前,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市场占有率在40%左右,但产值比重仅占20%,而利润份额不到5%,显示了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处于产业链低端的特征。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技术水平和创新上与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存在较大差距,核心零部件对外依赖较强,虽然部分企业在关键技术研发上已经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整体汽车工业的技术创新水平相对较低,国际竞争力依然较差,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占有率提高受阻。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产业价值链长,拉动力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根本

2、。政府需要加大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汽车企业自主创新,通过产学研联合、技术创新联盟鼓励企业发展全方位合作,加快人才培养,提高汽车工业整体竞争力。一、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创新能力低的原因1•我国目前的汽车产业组织形式不利于自主创新目前,我国汽车产业主要形成了以五大国有汽车产业集团为主的格局,前五大汽车集团市场占有率超过70%。但这五大汽车集团均是主要走合资道路,技术创新主体是跨国公司,对自主品牌的研发投入和资源投入都不足,甚至不及民营汽车企业。在国有汽车集团的合资模式中,外资掌握了技术创新的主导权,对合资企业有着严格的技

3、术控制,从技术引进、转让、研发分工等方面,外资形成了较强的技术垄断,中方的参与度相对较低,处于被动地位。跨国公司在核心技术研发上由总部进行较强的封锁,在中国市场的研发只是以本土化的适应性技术开发为主。虽然多年的合作,合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外溢等方面的确帮助国有汽车集团提升了技术水平,但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创新能力上,对中方的提升缓慢,国有汽车集团自主品牌的发展上依然受到核心技术缺乏的掣肘,自主研发投入不足,专利申请数量不及民营汽车企业。民营汽车企业尽管市场占有率低、规模相对较小,但在发展自主品牌、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

4、长足的进步,由于先天的竞争劣势以及市场竞争压力,使得奇瑞、吉利、比亚迪等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显示了较强的自主创新活力,研发投入强度明显高于国内平均水平,而且走出了从模仿借鉴、合作研发到自主研发的技术创新之路。目前民营汽车企业在整车设计、底盘、发动机、变速箱、电控技术等领域,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产品也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汽车技术的研发投入大、风险大、周期长,需要长期的投入以及行业合作,才能形成自主研发能力,这需要主要的大企业集团的积极投入。从产业组织的角度来看,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等都是大型汽车集团

5、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政府给予大量的资金扶植,引导并形成汽车行业整体的合作研发,以组织化、系统化的创新模式与其他国家的汽车产业竞争,产业集中度高的同时,企业的合作度也很高。而我国在这方面显然存在很大差距,目前的产业组织形式下,国有大型汽车集团创新活力受到外资方的掣肘,民营汽车企业创新动力强,但实力终究有限,汽车产业难以整合资源形成集团合作创新的合力。2•汽车产业研发投入少,投入强度低我国汽车产业在研发投入数量和强度上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2010年,我国汽车工业研发支出为498.8亿元,占销售收入的1.62%,估

6、计2012年汽车产业的研发投入也就500多亿元,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不足2%。2012年德国汽车产业的研发投入达到161亿欧元,是我国的3倍多,占德国全部研发投入的三分之一。从投入强度上看,跨国汽车集团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基本在5%-8%,部分高端汽车企业如保时捷达到12%,而我国汽车全行业平均水平仅不到2%,虽然个别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如奇瑞、吉利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5%,但由于规模较小,对汽车行业整体的研发水平提升有限。国有汽车集团走合资的道路,但在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的投入偏低,有数据显示,2

7、009年国汽车产业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的经费投入比是1:0.08;而日本和韩国在汽车产业的赶超发展阶段的比例则介于1:5到1:8之间。从政府投入上看,据工信部数据,“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我国政府对汽车产业的科技投入不足30亿元,而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的“新一代汽车伙伴计划(PNGV)”的项目中,政府的投入就超过30亿美元。一般说来,美国、日本、德国等汽车产业发达国家,政府对汽车技术研发的投入占总量的30%左右,而我国的政府投入比例明显很低。汽车零部件领域,据统计,全球零部件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平均值为5

8、.1%,而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则只有1.4%左右。这与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规模偏小、布局分散有关,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平均产值不到0・6亿元,而德国博世集团一年的产值就超过500亿美元,实力差距明显。整体上,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规模仍然相对较小,产值均在500亿元以下,大部分仅有100多亿元,能够投入的研发资源相对有限,合作创新刚刚起步,这些极大影响了汽车产业研发投入的提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