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题材内容分类鉴赏教案(实用)

高考诗歌题材内容分类鉴赏教案(实用)

ID:44499992

大小:192.0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22

高考诗歌题材内容分类鉴赏教案(实用)_第1页
高考诗歌题材内容分类鉴赏教案(实用)_第2页
高考诗歌题材内容分类鉴赏教案(实用)_第3页
高考诗歌题材内容分类鉴赏教案(实用)_第4页
高考诗歌题材内容分类鉴赏教案(实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诗歌题材内容分类鉴赏教案(实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诗歌题材内容分类鉴赏诗歌鉴赏1咏物诗鉴赏咏物诗是借口然界中的力物寄托诗人口己的感情。在诗人笔下,花鸟草虫皆有品,一花一木皆关情,他们或咏物寄兴,或咏物怡情。【特点归纳】1、求其“形似”。[曲尽其妙]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3、写作技巧(1)从整体构思看,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常用修辞:比喻、象征、拟人、对比。(2)从具体描写方法看,止回描写、侧血烘托。【步骤归纳】1、“读清”全诗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2、【实战演练】1、白云泉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1)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一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诗人的这一思想充斥在整篇诗作中。诗人以“云口无心水口闲”口况,表而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2)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一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口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口然风浪彖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3、。2、柳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H,已带斜阳又带蝉。[注]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乂将只身赴御,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1)试析“曾逐东风拂舞筵”屮“逐”字的精妙之处。一“逐”字写柳枝追逐春风,运川拟人手法,变被动为主动,写出了柳条的蓬勃生机。(2)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一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的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与舞女翩翩起舞;后两句写秋口之柳,清秋斜阳,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春日之柳的繁盛反

4、衬岀秋日之柳的衰落,表现出作者对秋日之柳的悲叹之情。(3)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一口伤迟暮,口叹身世。(表达作者壮志难酬、命途多舛的悲凉心境。)诗歌鉴赏2送别诗鉴赏背柳永的《雨霖铃》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山。【注】杜少府:王勃的友人,生平不详。少府县尉的别称。“蜀州”一作“蜀川”。城阙指京城长安。三秦:今陕西省关中地区,古为秦国,项羽在灭秦后,曾将秦地分为雍、塞、瞿三国,称三秦。五津:岷江的五大渡口,分别是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

5、。比邻:近邻。曹植《赠口马王彪》:“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这里化用其意。【简析】这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诗屮第五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全诗抑扬顿挫,壮阔谨严,是五律的典型作需。从平仄、押韵來看,这首诗符合五律的耍求,但在对仗上却和后來标准的五律有异,即首联对仗,颔联散行。这是因为初唐律诗还没有定型。【情感特点】情感1:茫然、怅然若失。情感2:荆吴相接水为乡,宽慰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情感3:千里黄云白日醺,劝慰中带难分难

6、舍别董大(情深意长的勉励)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询路无知己,犬下谁人不识君。情感4:渭城朝雨邑轻尘,农诗人志节送元二使安西(情深意长的勉励)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岀阳关无故人。情感5:情感6:芙蓉楼送辛渐(坦陈心志的告白)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寒雨连江夜入吴,想象友人别后的怅惘、孤寂、落寞。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别后情境的想彖、扌口忧与对友人的思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刀下扬州。朋友间的友谊。一片冰心在玉壶。孤帆远影翳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桃花潭水深「尺,不及汪伦赠我情。小结:古代

7、送别诗一般表达对友人的留恋、关怀,或对友人的宽慰,对友人的思念,表达口己的志节,依依不舍,分别后自己的孤寂、惆怅、落寞。【常用表现手法】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或叙事抒情融为一体。【鉴赏方法】1、掌握送别诗的作法(结构):第一•联叙题写意;第二联写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合写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第四联合说何吋再会,或嘱托,或期望。第二、三联或倒乱并说亦可,但不可重复,须有次第。末句要有理警,意味隽永为佳。2、把握送别诗中常见意象(1)杨柳从《诗经》中“昔我往也,杨柳依

8、依”开始,“柳”便与离别结下了不解Z缘;加上“柳”与“留”谐音,古人送别时折柳相赠,所以杨柳便成了一个离情别绪的意象。(2)长亭、短亭、劳劳亭古代驿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