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第1课黄山记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第1课黄山记

ID:44501490

大小:166.11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10-22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第1课黄山记_第1页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第1课黄山记_第2页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第1课黄山记_第3页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第1课黄山记_第4页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第1课黄山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第1课黄山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1课黄山记'厶课前积彳己1.走近作者徐迟(1914-1996),原名商寿,浙江吴兴(今湖州)人。诗人、散文家和评论家。1933年开始写诗,1936年出版第一部诗集《二十岁的人》。I960年调湖北省文联工作,曾任湖北省文联副主席,在报告文学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代表作有《哥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祁连山下》《生命之树常绿》等。其中《哥德巴赫猜想》与《地质之光》获中国优秀报告文学奖。2.相关知识游记是一种对游历进行记录的文体,也指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郦道元的《三峡》、余秋雨的《山居笔记

2、》等都是脍炙人口的游记。(1)游记的分类。游记可以分为记叙型游记、抒情型游记、写景型游记、说理型游记等。(2)游记四要素。从内容上看,游记有四个要素:时间、游踪、风貌、游感。(1)游记的文题特征:①有明显的词语标志,如常冠以“游”“漫游”“记”“游记”“杂记”“小记”“漫记”“散记”“游录”“行”等词语;②以客体为题,如《北固亭》《镜泊湖》等;③以嵌入客体方位的短语为题,如《峨眉山下》《在草原上》等;④以客体的某一特色为题,如《沧海日出》《崂山降雪》等;⑤以游历的中心事件为题,如《雨中登泰山》《重阳节游灵隐》等。(2)游记散文和

3、抒情散文存在交叉关系。作者在抒情散文中常常通过写景状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景常常只是一个引发感情的触发点。而游记则不论抒情色彩如何浓郁,总要摹山拟水,描述自然景观和与之相联系的人文景观。运预习检测1・注音⑴倏来倏去(shu)悭吝(qianlin)•••MW(handan)氤M(yTnyun)••••喑呜(yinwu)叱咤(zha)•••甫定(fh)煞费心机(sha)••扑朔迷离(shud)峰趾(zhl)••剑戟(jD接踵(zh6ng)••皱褶(zhl)拾级(shO)••铺砌(qi)J哈达(ha)⑵i哈尼族(ha)光晕(yfin)

4、■晕船(yun)■舌茴(tai)〔苔薛(tai)■2.写对字形(峭bi(壁)⑵[玉bi(璧)J花ruY(蕊)⑷、禧1目(蕾)J布zhi(置)⑴[部shii(署)fhan(翰)林"并浩h^n(瀚)追本溯源,巧记汉字“玉”在《说文解字》中立为部首,作偏旁时写作“王”。“玉”,是个象形字。甲骨文的形体为绳子贯串三片玉之形,后来的楷体在“王”字右边加一点,以示与君王的“王”的区别,古人常以“玉”喻美德,后由“玉”引申出“美”的象征义,如“玉貌”“玉颜”“玉手”等。3・判断加点词语运用的正误(打“J”或“X”)A・这桩非法集资案,在开始审

5、理时,让人感到案件复杂,扑朔迷•••离,但没过多久便真相大白了。(J)B.保守的用户之所以坚持选择拨号连接,理由很简单,就是较低的速度与间断的连接成为阻隔瞬息万变再现世界的一道壁垒。(M)••••4.辨析近义词⑴绚丽•瑰丽[辨析]绚丽:侧重表示色彩华丽丰富,鲜明夺目;瑰丽:侧重表示十分美丽壮观,达到珍贵奇特的地步。①朝霞绚丽。②江边夜景瑰丽。(2)美不胜收•琳琅满目[辨析]两者都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美不胜收:偏重于好东西太多,来不及欣赏;琳琅满目:偏重于满眼都是,多指书籍或工艺品。①玉器厂展品室里陈列着鸟兽、花卉、人物等各种玉雕

6、展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美不胜收。②货柜上摆满了具有传统特色的珠宝、玉雕、字画,品种齐全,真是琳琅满目。课时作业—、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张家界卞毓方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别处的山,都是亲亲热热地手拉着手,臂挽着臂,惟有张家界,是彼此保持头角峥嵯的独立,谁也不待见谁。别处的峰,是再陡再险也能踩在脚下,惟有张家界,以她的危崖崩壁,拒绝从猿到人的一切趾印。每柱岩峰,都青筋裸露、血性十足地直插霄汉。而峰巅的每处缝隙,每尺瘠土,又必定有苍松,或

7、翠柏,亭亭如盖地笑傲尘寰。银崖翠冠,站远了看,犹如放大的苏州盆景。曲壑蟠涧,更增添无限空蒙幽翠。风吹过,一啸百吟;云漫开,万千气韵。刚见面,张家界就责问我为何姗姗来迟。说来惭愧,二十六年前,我本来有机会一睹她的芳颜,只要往前再迈出半步。那是为了一项农村调查,我辗转来到了她附近的地面。虽说只是外围,已尽显其超尘拔俗的风姿。一眼望去,峰与峰,似乎都长有眉眼,云与云,仿佛都识得人情,就连坡地的一丛绿竹,罅缝的一蓬虎耳草,都别有其一种爽肌涤骨的清新和似曾照面的熟悉。是晚,我歇宿于山脚的苗寨。客栈贴近寨口,推窗即为左道,道边婆娑着白杨,杨

8、树的背后喧哗着一条小溪,溪的对岸为骈立的峰峦。山高雾大,满世界一片漆黑。我不习惯这黑,翻来覆去睡不着,于是披衣出门,徘徊在小溪边,听上流的轰轰飞瀑。听得兴发,索性循水声寻去。拐过山嘴,飞瀑仍不见踪迹,却见若干男女围着篝火歌舞。火堆初燃之际,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树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