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传承工匠精神5篇汇编

如何传承工匠精神5篇汇编

ID:44504633

大小:28.8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0-22

如何传承工匠精神5篇汇编_第1页
如何传承工匠精神5篇汇编_第2页
如何传承工匠精神5篇汇编_第3页
如何传承工匠精神5篇汇编_第4页
如何传承工匠精神5篇汇编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传承工匠精神5篇汇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如何传承工匠精神5篇【篇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给予了职业教育的理论者和实践者们一个新的着眼点,即在新时代应如何深入把握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时代价值与培育路径,应如何重塑职业精神,重构职业价值取向。忠职敬业、极致求精、专注持恒的基本内涵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特质与禀赋,其基本内涵可以解读为忠职敬业、极致求精、专注持恒。忠职敬业是职业人基于对职业的虔敬感而产生的一种恪尽职守、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状态。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在“樊迟问仁”这一著名的答辩中强调了“执事敬”“事思敬”,阐

2、述了严肃认真、专心致志的行事、临事要旨。戴圣在《礼记·学记》中强调了“敬业乐群”是对学子的一项重要考评依据。及至近代,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中明确阐发了“‘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极致求精是一种近乎偏执的执着,也包含着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创新内蕴,它是职业完美主义者的最好画像。早在《诗经》中,就把石匠对玉石的打磨形象地描述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朱熹也在注解《论语》时提到“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也复如是。古工匠、文人们对极致做事之执着,都体现出了古人精益求精的精神追求。专注持恒即持之以恒的职业精神。战

3、国墨家代表人物鲁班一生以制作齿锯梯器为追求;《庄子》中游刃有余的“庖丁解牛”一生以神乎其技的解牛术为人感叹;明末微雕家王叔远可在寸木中雕刻出栩栩如生的宫殿、人物、飞禽走兽。所谓“艺痴者技必良”,古代工匠大多穷其一生,唯精唯一、专注一事。中国古代文明的诸多成就都突显了中国人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匠人气质,这种气质早已融入中华民族涓流不息的文化血脉,成为一种文化自觉,使得民族始终能够做到坚定、自信、专注、求精,不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文明奇迹。培育工匠精神,职业教育的时代价值立足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

4、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职业教育大力弘扬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精神的时代背景。这对于职业教育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更是职业教育的核心职责。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精神气质方面的内在要求,其构成要素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之间起正向关系。如果从人的自然性和职业教育的社会性分类来看,“高素质”可以理解为良好的道德品质、正当合法的社会行为、优良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感等,即经过系统教育和引导后,自然生成的内在能力。这与工匠精神关于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职业精神状态在动力源泉上是统一的。“技术技能”就是强调职业教育的产出须充分体现人在科学技术探索、发现、改进等方面的创新之力

5、、应用之力,这与工匠精神关于极致求精、专注持恒、唯精唯一的精神气质在价值取向上是一致的。 所以,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内在要求上的升华,不仅是应时应景之需,更是时代赋予的重大职责。把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是一个建构性问题。只有将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镶嵌在教育教学各个系统模块中,才能有效地整合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形成基于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机制,并通过人才培养过程去实现工匠精神对质量提升的内生推动作用。确立以工匠精神为核心追求的人才培养与创新发展理念。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社会需求导向,梳理工匠精神基本内涵,形成本

6、校特定认知,充分应用校内各种载体,采取灵活多样方式,大力宣传与阐释工匠精神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形成人人崇尚、以此为标,事事践行、以此为准的良好氛围与文化自觉。设定以工匠精神为文化先导与育人内核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源头,首先确立以工匠精神指引并推动高水平人才培养的标准。例如会计专业,要在专业建设标准、人才培养质量上更加突出精细、精准、唯精等指标与标准;在生产、制造类专业上,要更加突出守正创新、专注持恒等课程改革与设计,让学生在参与教育教学与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涵养工匠精神。把工匠精神培育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具体落实工匠精神的课程标准与实

7、施路径,并通过文化育人这一形式加以有益补充,其特点就是需要注重全程介入与着力点突入。将工匠精神的培育深入到校风学风建设和师德师风教育的工作中,使工匠精神理念深入到育人工作各个环节,并纳入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思想政治育人架构,完善网络育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等培育过程。创新工匠精神育人模式。积极创新工匠精神育人模式改革,充分利用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这一机制与抓手,把工匠精神的培育与企业质量提升、品牌打造、文化涵养有机结合,在校企一体化育人机制中落实工匠精神人才培养的企业需求指向与社会化取向,更好地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落地性与效益性。将工匠

8、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质是精神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