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生产理论

第6章生产理论

ID:44515998

大小:309.63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0-23

第6章生产理论_第1页
第6章生产理论_第2页
第6章生产理论_第3页
第6章生产理论_第4页
第6章生产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6章生产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3编供给理论第6章生产理论6.1复习笔记1.生产函数(1)定义生产函数是描述生产技术状况给定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产甜的最人产出量之间的物质数量关系的函数式。一般记为:Q=f(x,,x2,X3…xm)上式X

2、,X2,X3...Xm代表各种牛产要素投入品,Q代表任一既定数量的投入品组合在给定技术条件卜-所生产出来的产品。生产函数的投入和产出都是指物质数量,而不是用货币表现的价值。一•个生产函数表达多种生产要素之一定数量的纟ft合在给定技术条件下可能产出的最大产量。(2)分类牛产函数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固定比例牛产

3、函数,二是可变比例牛产函数。(3)短期生产函数和长期生产函数—•般來说,在短期生产函数中至少有-•个生产要素(一•般为资本K)无法调整(或变动),因此生产函数为:Q=f(L,斤)=f(L)(资本固尬)。长期的生产函数中,所有生产j要素皆可变动,这时的牛产函数可表示为Q=f(L,K)02•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1)总产量总产量是指短期内在某种特定生产规模下,利用一定数量的某种生产要索(如劳动)所生产产品的全部数量,其表达式为:TPL=f(D。(2)平均产量平均产量是指总产量除以要素投入量之商,叩平均每一单位可变要素的

4、产量,其计算公TP式为:AP二(3)边际产量边际产最是指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的投入所增加的产最。边际产最的计算公式为:mpl=ATP~L或MP「=lim趣altoaldTPdL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1)主要内容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一种可变牛产要素增加到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町变工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耍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征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2)注意要点①牛产耍素报酬递减规律是

5、以牛产技术给定不变为前提的。技术进步一般会使报酬递减的现彖延厉出现,但不会使报酬递减规律失效。②生产要素的报酬递减,是以除一种要素以外的其他要素I古I定不变为前提,来考察一种可变要素发生变化时其边际产量的变化情况。若使用的要素同时发生同比例变化,由此引起的产量变动情况,属于规模报酬的问题。①牛产耍素报酬递减,是在可变的牛产耍素使用量超过一定数量以后才出现。3.生产的三个阶段生产的三个阶段及生产的合理区域在图6-1中。在短期内,设资本数量是固定的,则生产函数仅为L的函数。以AP曲线的最高点及MP=O为界,将要素投入量L的范

6、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厶2),此时,MPl〉APl,即呈递增的阶段。笫二阶段:(厶2上3),此时,AP/MP/O,即人巴呈递减的阶段。第三阶段:(乙0),此时,时,7P厶呈递减的阶段。对于厂商来说,为了达到经济效率,应把生产推进在阶段II。4.等产量曲线及其特征(1)定义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以0表示既定的产量水平,则与等产量曲线和对应的生产函数为:Q=.f(L,K)图6-2等产量曲线(2)111]线特点①等产量曲线与坐标原点的距离的大小表

7、示产量水平的高低: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水平越低;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②同一处标平面上的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会相交。③等产量曲线是凸向原点的。3.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1)边际技术替代率为使产量给足不变,等产量线上资本与劳动之间相互替代的比率需称为两种牛产耍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Lk)。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表述为MR%-签或叽AK~~dL等产量线上任一点所农示的L对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即为该点在等产量曲线上切线的斜率的负值,它等于两种要素边际产量必几与之比率,即“仆dKM

8、PLKdLMP-K(2)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捉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牛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这一现彖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4.等成本线等成本线是指在给定的时期,在现行市场价格上,厂商花费同样的总成本所能够购买的两种要索使用量的所有可能的组合。等成本线可写成:w•厶+厂二C。等成本曲线的斜率等于两种生产要素价格的比率。因此,只要生产要素价格给定不变,任一条等成木线的斜率相同。总成木的增加(或减少)表现为等成木线向右上方(或左下方)平行移动。离原点越远

9、的等成本曲线表示总成本越大。5.投入要素的最佳组合要素的最佳组合可以是成本既定条件卜•的产量最大化;也可以是产量既定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这两种情况的要素组合点表现在图形上,都是等成木线和等产量曲线相切之点,即生产者均衡点。(1)既处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如图6-3所示,Q、Q“2代表三条不同的等产量曲线,AB代表生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