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理)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郴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理)试题含答案

ID:44525115

大小:615.84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0-23

湖南省郴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理)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湖南省郴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理)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湖南省郴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理)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湖南省郴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理)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湖南省郴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理)试题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南省郴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理)试题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郴州市2015-2016学年上学期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试卷高二地理(理科)(试题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试题卷共6页,有两道大题,共29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该试卷的指定位置上,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科目。3、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2、,请把正确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中的相应位置)1.有关地理区域含义的正确叙述是①区域是地理差异的客观反映③区域特性与其区位没有关系A.①②B.②③()②区域相对于外界有差异,而内部特征完全一样④区域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C.①③D.①④2.区域是汇集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产业,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一社会综合体。从空间分布形式來看,通常情况下,区域空间结构中表现为岛状的是()A.农业B.城市和工业C.交通运输线路D.城市群和工业区下图是中、日、韩三国的产业结构图,读图回答3〜4题。图例口第一产业图例—A国承建线路B国承建线路o城市中、韩、日

3、三国近年产业结构比校3.根据上图推断出的结论判断,关于三国第一产业的论述错误的是()A.日、韩两国第一产业在产值和就业结构中比重都较低,说明其第一产业发展落后B.日、韩两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比我国的低得多C.我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远远高于其产值比重,说明我国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较低D.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会导致第一产业劳动力剩余4.根据上图推断出的结论判断,关于第三产业论述错误的是()A.日、韩两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B.日、韩两国的第三产业成为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下岗职工D.我国第

4、三产业的就业人口來自第一产业近年来A、B两国加强了能源合作。结合下图,5〜6题。5.据图判断A、B两国之间所调配的资源可能是(A.水资源B.石油C.木材D.煤炭2.对A、B两国进行能源合作的优势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B两国是陆上邻国,可利用管道运输B.A国是我国的建交国,有政治基础C.A国油气资源丰富D.B国的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新能源缺乏,对八国依赖性大区域的发展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回答7〜8题。riOr

5、K第一产业弟二广4讯痔阶段业比毀瞬护佃削2酔顺时咼左般阶段丿100%o第1产业i6o%

6、

7、滥垦、滥伐森林的结果s资源利用不当和工矿=建设破坏林草的结果1沙丘入侵农川、草场所致我国荒漠化土地成因构成图3.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B.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0.工业化起步是源于本阶段的科技的创新D.传统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4.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來看,其正确

8、的顺序应该是()B.B—C—AA•C——A——BC.A—B—CD.B—A—C下图为中国政区图,读图回答9〜10题。5.乙地向甲地转移的主要产业是()①技术密集型产业②资金密集型产业③资源密集型产业④劳动密集型产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产业转移对甲地的有利影响有()①改善生态环境②增加就业机会③提高城市化水平④提升产业结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读下图,回答门〜12题。11.我国荒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减少,蒸发蜃大B.不合理的资源开发C.对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D.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

9、农牧业地区推进12.我国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的()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A.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B.西北、东北和西南地区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1999年报道,昔日“八百里洞庭”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泊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有关专家说,湖泊环境的日益恶化,已造成水灾频发,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阅读上述文字,完成13〜15题。12.使“八百里洞庭”退居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①围湖造出②引水灌溉③蒸发和下渗④水土流失严重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14•湖泊环境

10、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A.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B.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C.水土流失加剧D.水资源减少15.在我们西部地区,盐湖、干盐湖逐年增多,其主要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