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崇义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江西省崇义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ID:44526403

大小:229.6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23

江西省崇义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江西省崇义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江西省崇义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江西省崇义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江西省崇义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西省崇义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崇义中学2017年下学期高三月考(二)历史试卷时量:100分钟总分:100分考试时间:2017.10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考占资料表明,西周时期,一些异姓诸侯国虽然远离王畿地区,但是其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风格上也都与周王朝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这主要说明当时A.礼乐制度日渐受各诸侯的冲击B.工官制实现了礼器标准化生产C.分封制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D.华夷观念推动民族间文化交流2.表记述出处“太祖初晏驾,孝章宋后使召秦王德芳。(使)以太祖传位晋王之志素定,乃不召德芳,径趋开封府

2、召晋王。”(后)曰,“吾母子之命,皆托官家(晋王)”《鴻水记闻》“上(太祖)即夜召晋王,左右皆不得闻,但遥见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若有所逊避之状,既而上引柱斧戮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癸丑,上崩于万岁殿,甲寅,太宗即位。”《续资治通鉴长编》“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冬十月癸丑,太祖崩,帝(赵光义)遂继皇帝位。”《宋史・本纪第四》“十一月丙子,宋主匡胤殂,其弟灵(赵光义后改名为赵灵)自立”《辽史・本纪第八》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宋开宝九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赵匡胤死后其弟继承皇帝位B.使者与晋王赵光义合谋政变C.赵

3、匡胤主动传皇位给赵光义D.赵匡胤之子才徳不济难继大统3.梭伦制定法律规定,任何人当因国事发生内争之时,漠不关心,袖手不前,不加入任何一方者,将丧失公民权利,而不成为国家的一份子。据此可知,古代雅典A.内争不断孕育直接民主B.公民意识得到法律的肯定C.个人自由高于城邦利益D.立法过程具有主观随意性3.在偏远的农村至今流传着赶牛耕地的口令:“驾、驾”(往前走),“吁、吁”(站住),“喔、喔”(右拐),“过、过”(左拐),耕牛会依照口令有条不紊地帮助农人完成耕作。这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A.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B.农民训练牲畜的技能C.耕牛是人们的好朋友

4、D.铁犁牛耕的生产状态4.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东汉虽设有盐铁官,但只负责征税,实行“纵民煮铸”的政策。盐铁政策的变化有助于A.民营手工业的发展B.豪强地主兼并土地C.促进小农经济发展D.中央集权制度强化5.考古学家在徽州先后发现了《南宋嘉定八年(1215年)徽州吴拱卖山地契》《元至元十七年(1367年)徽州吴凤郎卖山地契》《宋龙凤五年(1359年)徽州谢志髙卖山地契》《宋龙风十年(1364年)徽州谢公亮退地契》等珍贵文物。这些文物可以证实当时A.土地国有制遭到破坏B.农业生产集约化趋势C.土地私人所有制性质D.契约守信机制已完善6.在唐贞

5、观、永徽时期,永业田只有五品以上勋官和“家贫卖供葬”及“狭乡乐迁就宽者”的一般百姓方可货卖;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田令》又增补了“流移者(包括未经政府批准的流亡人户)”也可货卖。这种变化反映岀当时A.流民问题日趋严重B.阶级矛盾尖锐C.土地买卖限制放宽D.政府管理失控7.读下图,判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汉武帝时①成为陆上丝绸Z路的起点B.②是隋朝大运河中心,也是政治中心C.元朝时③瓷窑众多,成为著名的瓷都D.清政府在④处特许簡行专营对外贸易3.明清之际,思想界及文学界不断强化“贾而好儒”、“亦贾亦儒”的新动向。同时,不少商人结交儒林

6、,真心问学,慨然捐资,与儒士一道共襄文业,同赞义举。材料意在说明A.文化变革的经济动因B.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C.统治阶级的腐朽没落D.士商互动的社会风气4.1876年清政府派员参加美国费城国际博览会,1905年清政府商部奏准《出洋赛会章程》共20条,指明凡有国际博览会,即咨行各省督抚,晓示商人劝谕参加。这表明清政府A.彻底放弃重农抑商B.放宽民间设厂限制C.力图扩大对外贸易D.极力垄断对外贸易5.1941年,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二届第一次会议通过的《陕甘宁边区土地租佃条例》中规定:“承租人应依本条例所定减租之后之租额交租,不得短少,其有力能交租

7、而故意不交者,出租人有请求政府依法追缴之权。”该规定A.旨在保护农民的既得利益B.表明了边区政府的合法性C.延续了土地革命路线精神D.有利于扩大抗tl联合战线12•随着经济地位的提升,明末工商阶层急于改变自身的社会现象、身份和地位,他们积极结交文人士大夫,摹仿其文明、优雅的生活方式。面对此种社会情形,下层知识分子利用自己在文化方面的优势,为其提供文化方面的服务。这种互动A.实现了工商业者自身的优雅化B.改变了当时的阶级结构C.推动了文化的商业化、世俗化D.动摇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13.明清时期,”九省通衢”的汉口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剧增17倍,外

8、来人口构成了市民的主体。叶调元有竹枝词云:“此地从來无土著,九分商贾一分民。”这反映出汉口A.社会生活习俗有了重大变化B.是以商业功能为主的商业市镇C.官府推行“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