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兴隆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河北省兴隆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D:44536959

大小:87.1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3

河北省兴隆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河北省兴隆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河北省兴隆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河北省兴隆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河北省兴隆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北省兴隆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河北省兴隆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T卷和第II卷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2.回答第I卷时,选岀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第II卷用0.5伽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3.考试结朿后,请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冋。第I卷一、请认真、规范抄写下面的语段,展现同学们钢楷的风采吧!(10分)

2、当东坡居士在波涛翻涌的赤壁下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们认为这是激动人心的壮美风景;当易安居士在落红之下低吟浅唱:“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雨打窗根湿绫绡。”我们认为这是宁静淡泊的风景;当青莲居士在月明星稀时,对长空高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我们认为这是无奈悠远的风景。许许多多美的风景组成了我们的泱泱大国,许许多多人文风景组成了我们灿烂丰富的历史。一一《心景和谐》二、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诗经》原来是诗,不是

3、“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做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做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

4、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献诗”总和“瞽献曲”或者“嗖赋”、“矇诵”并提。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邺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屮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Z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冋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

5、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來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來,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晨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

6、一首爱情诗歌,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晨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诗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

7、,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摘编白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中的作品原來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B.在春秋屮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C.所谓“献诗

8、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替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Z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