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楼小学校本培训方案

李楼小学校本培训方案

ID:44539787

大小:5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3

李楼小学校本培训方案_第1页
李楼小学校本培训方案_第2页
李楼小学校本培训方案_第3页
李楼小学校本培训方案_第4页
李楼小学校本培训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楼小学校本培训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李楼小学校本培训实施方案2014——2015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业务素质,转变教育理念,树立科研意识,提高科研水平,建立教师岗位成长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依据省、市、区有关校木培训工作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和教师队伍状况,特制定我校校木培训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的各项工作任以提高教师的全面贯彻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实施方案》务,把校木培训作为教师综合索质培训的主阵地,面向全体教师,整体素质为口的,以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按需施教,学用结合,注重质量与实效,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师队伍。二、培训目标1、三年内,

2、在岗教师进行分层次的全员培训,使全体教师在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水平、专业知识与教学水平、创新能力与教育科研水平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2、实施名师工程,重视骨干教师的选拔和培养,为教师成长提供舞台,使我校各级骨干教师增加到专任教师总数的30%,做到学科、年龄、知识结构分布合理,使他们成为我校课堂教学、科研教改的学科带头人。3、三年内,全校专任教师普遍接受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争取大部分教师能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35岁以下教师能利用网络教学。4、四十岁以下的教师要全部达到专科学历,其屮20%的人达到木科学历。5、结合教师综合素质培训,进一步完善我校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机制,强化教学管理,进一步规范

3、化、科学化。三、培训对象:全员参加,分为三个层次:新教师(参加工作不满五年或非师范类):合格型要求——基木具备小学教师素质的要求,能上规范课。培训要求: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政策法规、班主任工作指导、课程标准、教材教法、教学常规、与课堂教学基木技能。假期集屮培训与平吋跟踪指导相结合。每学期组织一次新教师座谈,交流教学体会,上一次汇报课,通过师生问卷调查,适当安排随访等形式,及吋了解培训情况及教师的成长发展情况,搞好实效考核。普通教师(参加工作五年以上):提高型要求——具备良好的教师素质,能够上示范课,具备初步的指导其他教师的能力。培训要求:木学期,以提高青年教师的岗位业务能力、课堂教学水平为

4、重点内容,探索出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许可规律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评价机制。采取自学与交流相结合,集体备课与个别指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法。下学期,以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为重点内容,及吋掌握科研信息和和教改动向,并能有效地指导教学。培养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能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培训形式是专家带动与自主创新相结合。骨干教师:指导型要求一一具备优秀教师素质,能够上优质课、研究课,具备很强的指导能力。培训要求:对骨干教师的培训,要体现三个“突出”:突出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增强学术能力和口我提高能力;突出教育教学实践,着眼于提高骨干

5、教师队伍的科研意识和研究能力,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突出课题研究,提高科研意识和研究能力,增强创新能力。四、培训步骤:第一阶段:校本培训工程启动2014年3月,制订学校校木培训方案、培训制度考核办法等、及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第二阶段:校木培训项目实施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1、学习有关教育理论专著,并运用和关理论探索研究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内容包括:①师德方面:(1)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规;《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国防教育法》等;(2)教师师德规范方面的规定论著等。②新课程培训:(1)新课程理念(如《纲要》等)方面的文

6、件、论著(论述);(2)新课标及解读的系统知识;(3)新教材,新教法,新的教育评价标准的学习;(4)课改示范区及新课改教坛精英的经验介绍。③教育科研:(1)教学科研方法与实验研究的集体探讨与研究;(2)常规教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比较研究;(3)新课程焦点、热点专题探讨与分析。①教学基木功:(1)普通话等级测试培训(2)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木技能的学习;(3)网络教学、课件制作的能力培训;(4)课堂组织,说课、评课等的能力提升;(5)每年组织开展大练兵,大比武,大评比教学竞赛活动。②高学历培训:注重双学历,专业对口,专职教师(体、音、美、英语、信息技术)的培训。2、制定《小学优秀教师评

7、选条例》,进行校级骨干教师评选;3、学科素质教育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各学科建立口己的评价模式,制定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逐渐形成各学科较成熟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全校各学科、各部门评价方式的最终整合;4、教师网络与计算机应用能力全员培训与测试,开展电了备课、创新性备课的研究。第三阶段:首轮校木培训项口总结2015年9月一2016年1月:教师个人总结、学校总结。五、培训内容与形式按上级各部门的要求、以新课程理念、学科素质教育相关理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